河南暴雨风水先生 风水大师谈河南暴雨( 二 )


经过长期发展 , 西方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对洪涝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控制论”意味较多 , 常见“管理”“技术”和“工程”等词语 。如美国的“雨水最佳管理实践”、英国的“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以及澳大利亚的“水敏城市设计”等 。西方治水理念核心点在“源控制”和“下游控制” , 在西方城市应对雨洪过程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
因而 , 在中国“系统论”的框架下有效融入西方“控制论”的工程实践 , 能够很好应对城市洪涝灾害 。

河南暴雨风水先生 风水大师谈河南暴雨

文章插图
资料图:都江堰 。中新社发 何勃 摄
中新社记者:人类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 。今天人们依旧追求“面朝大海” 。您如何看待人类这种“临水而居”的千年执念 , 请谈谈水与人类城市文明的辩证关系 。
刘勇:水是生命之源 。自古以来 , 人们傍水而居、逐水而迁 , 也正是得益于水的滋养哺育 , 人类文明才得以起源、进步和发展 , 人类史上的四大文明也均诞生于大河之畔 。
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力低下 , 只能逐水而居 。慢慢地 , 人类建造了利于耕种的水井、水塘等 , 进而促进粮食和人口增长 , 聚落、城市等随之出现后 , 又修建了引水、蓄水工程 , 如春秋时期的安丰塘、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等 。
兴修水利 , 使中国历史上一些诸侯国迅速强大 , 进而促进了文明的融合与统一 。工业革命以后 , 人类对水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断提升 , 大城市、城市群出现 , 人类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纪录片《水脉》指出 , 水脉与国运相通 , 水培育着农业 , 支撑着贸易航运 , 维系着社会运转和繁荣 。由此可见 , 水是人类城市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水也在深深影响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 , 一些重要文明的衰落、消失都与水有关 , 如罗布泊的干涸导致楼兰文明消失 。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命题 。所以 , 能否处理好与水的关系 , 决定了人类城市文明的上限 。
河南暴雨风水先生 风水大师谈河南暴雨

文章插图
资料图:当地时间6月7日 , 意大利威尼斯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白色区域” , 该地区允许游客在佩戴口罩和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进行游览 , “水城”逐步恢复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 。
中新社记者:水对一座城市的影响不言而喻 , 有城市兴于水 , 有城市毁于水 。在您看来 , 东西方城市选址布局有何不同?
刘勇:《周礼·考工记》《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基础 , 一直影响着古代和现代的城市选址和建设 。《管子》主张“因天才 , 就地利” , 《立政篇》指出“凡立国都 , 非于大山之下 , 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 , 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 , 而沟防省” , 反映出古人在城市选址中对水和地形因素的考量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周礼·考工记》则更强调城市格局 , 如“方九里 , 旁三门”“经涂九轨 , 九经九纬”等 。这两种思想的融合在中国很多城市尤其是古都中都能找到证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