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全书 新生活百科全书


随手拿上一张彩纸,随着剪刀的翻飞,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手工剪纸作品 。表演的这个老人叫王艳俊,家住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西朱阜村 。从事剪纸工艺达40余年,经他剪出的各类作品数以千计 。
金秋时节,走进王艳俊的农家小院,就如同走进了剪纸艺术的殿堂 。《二十四孝》形象逼真,《十二金钗》风姿迥异,《梅兰竹菊》生机盎然……一件件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很难让人想象这些做工细腻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位69岁老人之手 。
【生活百科全书 新生活百科全书】

生活百科全书 新生活百科全书

文章插图

“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堂手工劳动课,让我喜欢上了这门民间艺术 。当时教我剪纸的老师叫滕加英,剪的第一幅作品是剪纸教程中最简单的双喜图案,我在全班同学中学得最快,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王艳俊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直到2004年教师退休后,他才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剪纸上 。
“起初只是一种爱好,周围庄户邻居姑娘出嫁、小伙结婚全都送人,后来人家过意不去,多少意思意思,慢慢地竟然成了我退休后的增收门路 。”王艳俊打开了话匣子 。“年前,我剪的一套《二十四孝图》被一个熟人买走,不好意思要价就卖了一万元 。”王艳俊言语之间流露出欣喜之情 。这说明他的作品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
剪纸可是一门苦差事,既要精心构思创意,又要精剪细刻,人物造型、动植物形态要出神入化、形象逼真、情节生动,一件大型作品的完成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多年来,王艳俊一边伺候9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还要照看有几岁大的孙子孙女,白天只能忙里偷闲 。为了创作一件作品,熬夜是经常的 。每当一件作品完成时,他觉得很有成就感,疲劳也就抛在了脑后 。平时一有时间,王艳俊还乐意到书店收集一些关于剪纸和民间图案的书籍,为创作提供素材 。
生活百科全书 新生活百科全书

文章插图

“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传统艺术更是如此 。”王艳俊说 。为了更好地展示剪纸艺术的审美视觉效果,他积极创新,将剪和刻两种表现技法融合在一起,使作品线条更流畅,立体感更强 。《二十四孝之临沂七孝》在临沂市第四届民间工艺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荣获最高奖项“金牛奖” 。历时两年时间完成的新作《二十四孝》被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收藏 。
王艳俊的剪纸有了名气 。“剪纸花、捏面人,这些民间技艺作为文化遗产,绝不能失传,而应该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 。”说这话时,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凝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