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第一股”或将花落圆通( 二 )


不过,对于上述价格战的猜测,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竞争激烈,降价也是迫不得已 。圆通的网点比申通更多,所以其降价带来的影响会更大” 。
实际上,对于快递业的价格战,业内并不看好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曾表示,价格战往往带来共损的局面,而只有企业服务的差异化,加大总部对网点的管控,推进一体化的落实,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保障服务质量,凭借企业实力获得用户青睐,才能更为长久的发展 。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廖成林也曾表示,面对同质化,快递企业未来取胜更加需要依靠品牌建设 。而品牌的内涵就是服务,如何在保证自身企业在拥有先进科技手段前提下,能够在员工的派送行为、员工的规范、过程的愉悦性、包括情感等无微不至的细节上有所改善,都值得企业去思考 。
圆通原罪:加盟模式弊端显露
上市路上,圆通速递面临的一大考验就是居高不下的投诉率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5年12月主要快递企业申诉率表》显示,圆通速递当月申诉率高达47.08件有效申诉/每百万件快件,在投诉排行榜上高居第五位,比去年同期大增130.56% 。
分析国内快递行业特点就不难发现其面临高投诉的原因,当前,除了国有的邮政EMS和顺丰、德邦等少数公司是直营外,其余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均是采用加盟模式 。企业对加盟商的管理很难标准化,而加盟商只顾一时私利,忽视服务质量是主要原因 。甚至有些加盟商在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甩手“跑路”现象时有发生 。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廖成林教授曾对媒体表示,其实加盟本身作为经营模式和方法是中性的,很多“盟主”为了在初期扩大体量,增加企业在行业中所占份额、扩大行业资源,本无可厚非 。加盟者利用这些企业的市场或者影响力,来分市场中的一杯羹,也可以理解 。但问题在于,现在部分加盟商逐利的心态过盛,对于市场的培育往往直接忽视掉了,没有将加盟行为当做一种长期的发展模式去经营,在这种错误的理念下,很多做法往往达不到总部的要求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则认为,快递企业以这种加盟模式发展,有利也有弊 。有利在于通过加盟制,快递企业将得以迅速发展,遍布全国各省市,增加门面和分拨中心,从而提高快递企业物流运输效率;而加盟形式的弊端则在于,加盟模式增加了快递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难度,影响了快递业网络化、一体化、信息化、集约化运作 。
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注意到,自2013年1月1日到2016年2月29日,圆通速递收到处罚金额在1000元及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多达46项 。其中有数次是因为下属公司“将快递业务许可给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经营” 。
圆通加盟商“跑路”的消息还曾频繁见诸报端 。今年1月,据多家媒体报道,圆通延吉公司老板被曝拖欠员工工资,疑似跑路,大量快件堆放在网点外,无人管理 。
不过,圆通速递事后否认,称圆通延吉加盟网点负责人于前阶段与总部联系自行放弃网点加盟权,故现由圆通上海省区接管 。
2015年9月20日,据报道,南京大厂圆通速递分公司的老板徐某在本该发工资的那天失踪,被疑卷走员工押金、工资及快件款200余万元 。而公司现场乱七八糟堆了满地的快递,由于领不到工资,员工不愿免费送件 。据悉,现场积压的快件超过5000多件,有市民闻讯赶来自行寻找,场面混乱 。
雷声大雨点小圆通傍阿里系收获寥寥?
在圆通速递的股东中,阿里系的身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