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有水风水寓意 风水 开门见水


作者:卞毓方

日日摆弄汉字,想着要为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排个座次 。
老大,当属西亚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它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宛若人类文明大戏的一出“楔子”,引发了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繁华 。那是一片新月形的沃土,正应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这一看就是五百年,在东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始“必有王者兴”地涌现出古埃及人的圣书字,是为第二把交椅 。
尔后,又过了三个五百年,东亚黄河流域的殷人发一声喊,亮出了“当惊世界殊”的甲骨文,坐稳了第三把交椅 。
你看,文字的源头自有规律,凸显的是“风水之法,得水为上” 。
从此三足鼎立,三派争鸣,同为象形,同创表意、形声之属,这是就宏观叙事而言 。具体论之,更多的是互不相干:楔形文依托于黏土板,圣书字倚赖于莎草纸,甲骨文仰仗于龟甲兽骨,“鱼龙潜跃水成文”,它们各自沉沉浮浮、浮浮沉沉于岁月的长河 。
文字隶属语言,语言隶属族群,族群隶属国家 。当国破家亡,文字往往亦跟着遭殃 。几番红尘黑煞的大劫之后,先是埃及沦于波斯,致圣书字殁;继而,波斯毁于马其顿,致楔形文灭;唯有我们的甲骨文,“劫灰飞尽古今平”,一路颠扑不破,与时俱进,演化为今天光耀日月的汉字 。
人说,撼山易,撼汉字难 。
人说,汉字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彰显的是中华文化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伟大生命力 。
窃以为,汉字是中华民族在“四大发明”之外,贡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

幼时读私塾,初闻上古“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小小的年纪浑身一震,明白了什么叫“惊天地,泣鬼神” 。
长大了,陆续接触相关资料,知道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生下来就同普通人不一样,“龙颜四目”,强调他神目如电,是天生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以,他才能自如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熔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的形貌于一炉,创造出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 。他称之为“字” 。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象形文字,也是甲骨文的始祖 。
仓颉造字,绝对是一场改天换地的信息革命 。那一个个闪烁着电光石火的文字,气冲斗牛,惊动了天界诸神,特降一场豪奢的谷米雨,“喜大普奔”;而从前借着长夜漫漫兴妖作怪的魑魅魍魉,预感即将被文明的太阳照出原形,彼此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抱头恸哭 。
若问,历史上果真有仓颉这样一个人吗?或许有 。不过,文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由原始社会的某位成员独力完成,因此,仓颉应该是复数,是无数个智者的合称 。
那么,如何看待古书记载的仓颉的“四目”呢?我想,不妨把它看作一种暗喻:人类掌握了文字,就等于在额头上多生了一双独窥天地奥秘的眼睛 。

公元121年金秋的一天,东汉京都洛阳爆出一条新闻:前南阁祭酒、现归居原籍汝南的许慎,费时21年完成一部《说文解字》 。许慎长年夙夜匪懈,积劳成疾,遂特派儿子许冲进京,将书稿献与朝廷 。据参加审读的专家透露,全书计15卷,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异体字1163个,体例之新,规模之大,论说之精,前所未有 。为此,朝廷赏赐许慎四十匹布帛云云 。
四十匹布帛,不啻一笔巨额稿费,又是赏自朝廷,何等荣耀!
然而,当日在位的汉安帝想不到,许慎本人想不到,芸芸众生更想不到,《说文解字》在后世语言文字界的影响与地位,又岂是区区四十匹布帛所能比拟!
试简述之:唐代将它列为科举必考课目;宋代将它视为儒生必修经典;清代将它奉为百家通吃的显学 。而许慎也由“许君”升级为“字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