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生



黄秋生

文章插图

今年4月 , 黄秋生第三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 演技再次受到肯定 。然而 , 光鲜的背后 , “愤青”、“毒舌”、“黄老邪”、“烂片之王”等特有称号却不绝于耳 , 近些年其“港独”言行更甚嚣尘上 , 所有的荣誉都随之黯淡 。

黄秋生

文章插图

近日 , 黄秋生到日本宣传新片 , 当日本媒体问到香港问题时 , 他竟然“呼吁”:日本人不要去香港 , 因为香港的警察疯了 。之后还指称香港的将来需要港人自己争取 , 非常敬佩香港年轻人的勇气和胆识 。他所指的年轻人恰恰是参与暴力示威游行的暴徒 。修例风波期间 , 黄秋生还到现场鼓舞暴徒 , 与“港独”头目黄之锋亲切合影 。昔日的他怎么变“黄”了?有理哥带你翻翻底儿 。
黄秋生

文章插图

中英组合的家庭在殖民时期的香港很普通 , 就像电影里形容的母亲是“黑瘦华人” , 父亲是“肥白英国佬” , 以这类家庭为基本单位 , 反映了香港社会“半唐番”(混血儿)的景象 。而黄秋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
黄秋生

文章插图

黄秋生的父亲曾是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 , 后担任前港英政府物料供应处官员 , 叫弗雷德里克?威廉?佩里 。母亲黄尊仪是个女佣 。母亲在他出生前患有重病 , 本以为不能生育 , 庆幸的是顺利诞下黄秋生 , 他的命运就这样“不经意间”的开始了 。英国父亲只管生不管养 , 在他四岁的时候 , 便遗弃了母子俩 , 带着英国原配及子女去了澳大利亚 。
黄秋生

文章插图

从此 , 黄秋生和母亲相依为命 , 过着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生活 , 从这个“笼屋”搬到那个“笼屋” 。后来母亲改嫁 , 不幸再次降临到黄秋生头上 。继父有好几个孩子 , 无暇顾及他的成长 , 关系相当一般 。黄秋生甚至觉得自己像空气和垃圾一样 。这种感受一直在他的心里埋藏着 , 当有一天听到香港人给自己起了一个难听的称呼—“鬼佬”之后 , 极度自卑感在黄秋生幼小的心里扎根 。父爱的缺失和社会的排斥让黄秋生逐渐形成了极为偏执和叛逆的性格 。
黄秋生

文章插图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 而黄秋生却是个不爱学习、喜欢邪门歪道的坏孩子 。在寄宿学校老师眼里 , 他就是“废物” , 又蠢又笨 。黄秋生经常遭到欺凌 , 十五岁的时候还险些被性侵 。儿时的不幸、青少年的叛逆让黄秋生的内心越来越扭曲 。毕业后 , 他做过搬运工、汽修工、装修工等职业 , 直到接触影视以后生活才开始改变 , 生活的磨砺造就了他对于角色的特有解读 , 虽然因为他的混血长相而经常被安排“番邦异族”的角色 , 以至于成为人们口中的“烂片之王” , 但与众不同的演技还是让他脱颖而出 。
黄秋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