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字组词语有哪些词语 移字组词语是什么( 三 )


诗歌中的“移情现象”处处可见,尤以中国古典诗歌为最 。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我国古代诗歌中处处都可以欣赏到极其丰富而完美的“移情”诗句 。例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及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辙”(东汉女诗人蔡琰《悲愤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明代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等等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诗歌创作中的“移情现象”乃是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的结果 。
六、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而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