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铁肩抗疫勇担当·铁笔记录新时代”为主题的惠州市庆祝2020年记者节联欢活动中,张斐、李松权、周惠婷、蓝文超等一批优秀新闻工作者获颁“最美抗疫一线记者”奖,南方日报惠州新闻部、羊城晚报惠州记者站等优秀采编团队获颁“最强抗疫采编团队”证书 。他们在分享感言时,都传达了自己的抗疫心声:“作为新闻工作者,奔赴一线,讲好抗疫故事,是使命!是责任!”
张斐(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日报采访部记者)
医疗前线70天连轴转
采写300篇抗疫新闻
“我只是做了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情 。”张斐说 。
从事新闻工作将近20年的张斐,是一名新闻老兵 。
1月20日,我市报告确诊第1例新冠肺炎病例 。此时距离春节只有4天 。早在半个月前,张斐就向部门提交了休假条,打算春节陪父母一起过 。然而,作为跑卫健线的记者,接到任务后,她毅然放弃了休假,坚守岗位 。
从大年初三开始,张斐便进入连轴转的状态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处于待命、采访、写稿的状态 。深夜写稿、修改稿件、跟编辑核对稿件是家常便饭 。
2月9日以来,我市先后派出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武汉、荆州等地抗疫 。除了要报道本地疫情防控工作,张斐还要跟踪了解惠州援鄂医疗队在湖北的工作、生活情况 。
疫情发生以来,张斐连续工作70多天,累计采写稿件逾300篇,见证和记录了一个个鲜活的抗疫瞬间 。那段日子,也是张斐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 。
今年10月中旬,张斐作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参加表彰大会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全市所有奋战在疫情抗击一线的新闻工作者 。我所做的,只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做的,那是本分,更是责任和义务 。”
李松权(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日报采访部摄影记者)
文字摄影“一肩挑”
记录惠州抗疫瞬间
疫情暴发后,原本计划大年初二值完班到湖南与妻儿团聚的李松权,马上主动放弃休假,积极投入抗疫宣传工作,发挥自己能写、能拍的全媒体记者“双栖”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
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那天,他走进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科,穿上防护服,零距离采访了收治惠州首例输入性新冠疫情感染者的医务工作者团队 。人物通讯《这个新春,他们与患者相守与共》刊发后,大大缓解了市民对突然袭来疫情的恐慌 。
疫情期间,李松权连续走进社区乡村、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学校公园、田间地头等,和同事们协作完成了《党旗飘扬》《“疫”路平安》等十几个影像专题 。这些影像定格了惠州抗疫历史中的经典瞬间,全方位展示了惠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生动场景 。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抗疫最前线的时候,李松权和同事汤渝杭走近新冠医疗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工作者这个特殊的群体,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续跟踪采访了4天 。他们的全媒体产品《他们,为“白袍战将”打扫战场》经惠州报业全媒体平台首发后,被“学习强国”平台转发,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新闻摄影是我的专业,记录惠州抗疫历史更是我的责任 。”李松权说 。
周惠婷(惠州电台记者)
沉下心去倾听挖掘
讲好新时代好故事
录音笔是她的“武器”,十年的广播新闻采编经验积累是她的“弹药” 。从1月27日大年初三开始,从事新闻行业第十一个年头的惠州电台记者周惠婷沉下心去倾听、去挖掘,记录战疫一线的真实场景 。
返岗第一天,周惠婷了解到,一批滞留的湖北籍游客在惠东县得到了妥善安置和隔离,还获得了健康检查和生活起居的服务保障 。多年练就的新闻敏感告诉她,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题材 。核实信源的真实性后,她联系上了一位湖北籍游客谢女士,通过手机视频采访的方式,成功采播了独家报道:《这是惠州温度,湖北滞留人员在这里得到安置》 。这篇报道展现了惠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格局和气度,为引导地方理性、科学开展防疫工作,妥善安排好湖北滞留和过境人员具有重大意义 。
-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怎么写的呀
- 生活小常识广播稿400字 广播稿生活小常识300个
- 知识之窗广播稿怎么写 知识之窗广播稿200字
- 关于百科知识的广播稿250字 知识百科广播稿100字左右
- 广播稿小故事100字 广播稿100字左右写生活的句子
- 新闻直通车广播稿10篇 校园广播站新闻直通车
- 学生文明健康生活标语 中小学生健康标语
- 秋季健康小知识广播稿300字 秋季饮食小贴士广播稿400字
- 幼儿园广播站稿子秋季 幼儿园秋季小常识广播稿子
- 小学生科普小知识广播稿 小学校园科普知识广播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