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景观 芭蕉地形


在现代战争中,炮兵被称作“战争之神”,而“神”的“眼睛”,就是瞄准手 。
1982年1月,贵州省松桃县苗族青年田茂根参军入伍,在云南边防某部炮兵九连二班任瞄准手 。1984年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22岁的田茂根荣立一等功 。

芭蕉景观 芭蕉地形

文章插图

1984年4月24日晚,田茂根所在的9连,奉命在距越军只有约800米远的半山腰上开设炮阵地 。由于这里地形复杂,三面都是越军盘踞的高地,为了更好地隐蔽自身,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田茂根和战友们群策群力,巧妙地以野芭蕉树扮成假炮兵阵地,迷惑越军 。他们在窄小的猫耳洞里隐蔽了四天四夜,昼伏夜出,加紧战前准备 。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克服闷热潮湿、蚊虫叮咬和毒蛇袭击等困难,没有暴露任何踪迹 。
4月28日拂晓,收复老山地区的战斗打响了 。田茂根迅速操炮,准确瞄准,对着越军662.6高地预定的13个目标实施猛烈炮击 。他一口气发射74发炮弹,弹无虚发,将敌人打得措手不及,乱作一团 。越军把田茂根和战友们虚设的炮阵地,当作真的炮阵地进行反制攻击,猛烈炮击长达半小时之久 。田茂根和战友们见越军果然上当,拍手叫好 。
越军长时间猛烈炮击我假阵地,发现我军的炮火没有受到影响,才发现9连的炮阵地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于是,越军集中炮火对9连阵地进行压制 。顿时,阵地上落下越军的数百发炮弹 。我军防炮洞坍塌,田茂根和战友们迅速抢修加固 。工事上的土层在炮火来临时,被掀去了一半,他们重新加上 。
芭蕉景观 芭蕉地形

文章插图

此时,形势对我军不利,指挥战斗的副连长和班长又负伤了,田茂根挺身而出,代理指挥 。看到步兵分队被敌人猛烈火力阻拦,田茂根急忙招呼:“二炮手,快给我装弹!”他熟练地旋转炮身,准确无误地瞄向敌人的火力点 。一排炮弹打出去,落在敌人头上 。随即,敌人的机枪阵地被摧毁 。田茂根又用炮火掩护我主攻分队,坚持“人在炮响”,直至我军占领662.6高地 。这时,由于田茂根在炮位上作战时间过长,超出了常人能够忍受的时间,他的双耳被巨大的炮声震得失聪,眼睛看东西也变得模糊了 。
11时许,田茂根发现约有20名越军,乘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向清水方向溃逃 。因受地形限制,火炮不能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和射击 。面对不利的地形,田茂根立即转移到更好的位置,这样一来才能歼灭敌人 。田茂根机智灵活,把火炮瞄向敌人必经之路——清水铁索吊桥 。正当敌人企图越过铁索吊桥往回逃时,田茂根瞄准敌人,抓住时机,突然开炮,仅用3发炮弹,就把这座50多米长、两头桥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铁索吊桥拦腰炸断,切断了敌人的退路,车上越军全部毙命 。
芭蕉景观 芭蕉地形

文章插图

这时,他又发现桥左侧约5米处,有一个越军的机枪阵地 。田茂根立即瞄准,一炮打去,随着一声巨响,敌人连同整个机枪阵地被摧毁 。
下午3时,越军又向我炮兵阵地进行攻击 。田茂根机智地停止射击,认真观察,迅速捕捉到敌人的炮阵地,原来,敌人把炮阵地设在右侧一个小山头上 。当地人没有听到从我方阵地传来射击的声音,误以为我军炮阵地已被摧毁 。当越军炮火转向他处时,田茂根趁着敌人没有防备之际,瞄准敌炮阵地开炮,连发4发弹,敌人的炮阵地被摧毁 。没过多久,2名越兵扛着迫击炮向吊桥方向跑去,已准备就绪的田茂根一发炮弹打去,还没来得及搞清楚状况的两名越军,便一命呜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