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 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推出三款虎年限定款数字文创产品——2月18日至20日 , 每天20点 , 将在“StarArk数字文创平台”限量发售 。 这也是继去年11月首次试水“数字文创”后 , 金沙遗址博物馆再次涉足这一领域 。
博物馆数字藏品发售持续走热的同时 , 直播云游、开发小程序、跨界“破壁”等更多新场景接踵而来 , 博物馆已不再是昔日“高冷”的形象 , 而是带着勃勃生机 , 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吃螃蟹的博物馆” , 去年11月 , 金沙遗址博物馆首次推出的“数字文创产品”在支付宝平台仅50秒就一抢而空 , 实现销售额39.6万元 。
数字文创还有吗?在哪里还可以买?2月18日 , 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虎年限定款数字文创——“欢庆虎年”系列 。 该系列包含金沙石虎、铜虎和铜鸟三款数字藏品 。 据介绍 , 相比上次发售的二次创作作品 , 本次新推出的三款数字文创作品 , 以金沙遗址藏品IP为基础 , 更侧重还原文物原貌 , 让购买者可以“突破”展柜 , 不受时空限制“零距离”欣赏 。 同时设计上推陈出新 , 摆脱静态的图片形式 , 让文物“动”起来 , 搭配青铜色的底座、静谧的星空背景 , 像是一款镶嵌着千载遗珍的摆件 。
数字文创新浪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区块链技术 , 尝试以数字藏品为载体 , 推进文创新形态发展 。
去年11月25日12点 , 成都博物馆推出镇馆之宝石犀的3D版数字文创品“石犀镇水” , 该数字藏品限量发行1万份 , 上线即售罄 。
据贝壳财经对数十个数字藏品QQ群的信息统计 , 其中有64%的人是90后、00后 。 为了更贴近年轻人 , 博物馆的创新之路也跟着年轻人的喜好走 。 数字藏品只是其中一个典型 。
疫情发生以来 , 更多博物馆从线下走到了线上 , 以前沿技术结合当下热点 , 主动寻求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 数字技术不仅能让人们随心所欲地“云游”博物馆 , 还可以创造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网络时代文化体验 。
去年4月 , 一场名为“丝路美地”的数字敦煌展活动引发关注 , 行走于满目绚丽的艺术宝窟中 , 人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一展览是高科技复制款 , 几乎可以乱真 。 去年11月 , 成都博物馆“千年东华”科技展项亮相第八届成都创意周 , 该项目用3D建模的方式还原了自秦汉到明清成都城市中心的景象 , 邀请观众沉浸式体验千百年前的摩诃池、蜀王府 。
去年 , “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成为网红文创IP 。 古老神秘的三星堆 , 与影像、灯展、书籍、纪录片、文创、音乐、游戏等形式“跨界” , 形成立体传播矩阵 , 反响热烈 。 当“剧本杀”成为年轻人的聚会休闲首选 , 金沙遗址博物馆围绕主题临展“回望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开发了一款《金沙之夜·回望长安》剧本游 , 利用展厅场景与博物馆公共空间 , 开展游戏大闯关 , 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
“出圈”面向更广阔的市场 , 产生更多价值 , 博物馆文创还有无限可能 。
【文博宝藏“破壁”而来 博物馆IP实现“逆生长”】本报采访人员 段祯 图据金沙遗址博物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