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广播稿100字 生活拾零广播稿100字左右


【生活趣事广播稿100字 生活拾零广播稿100字左右】
今年是《日照日报》创刊60周年,因我喜爱阅读《日照日报》,又经常向报社投稿,所以说我与《日照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
初识《日照红旗》
《日照日报》的前身——《日照红旗》于1958年7月1日创刊 。那时我正上小学五年级,放学后我到邻居家找小伙伴一起玩,偶尔发现他们家的桌子上摆着一摞报纸,我就好奇地翻了起来,发现有《日照红旗》《临沂大众》《农村大众》等 。平时喜欢看书的我,每天放学后,我就到邻居家找报纸看 。那时虽然我对社会上的一些事不是很懂,但看到《日照红旗》上登载的一些时事、县机关和各公社的一些新闻,特别是登载的一些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吸引了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
读《日照报》,
让我生活更充实
随着改革开放和日照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1988年1月,《日照报》在沉睡了多年后又正式复刊了 。阅读《日照报》又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名言说“读书改变人生”,读报同样可以丰富生活、改变人生 。通过读报,既学习政治、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大事,又了解党委政府的一些重要部署和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好人好事等,对于增强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指导工作、学习先进经验,以及知荣辱、有信仰、做事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 。从此,无论是《日照报》,还是后来的《日照日报》,都成了我每天必读的报纸,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和良师益友 。
在职时,每每读到《日照日报》登载的一些重要文章,或者与我所做的本职工作有关的文章,我都要把内容记在读报笔记本上,以学习借鉴 。有时还把它剪下来,进行整理贴在本子上,起了个名字叫“读报拾零”,足有十几大本 。1995年,报社将复刊后的《日照报》装成合订本,但我一直未能收藏到 。为了收藏这套合订本,我曾多次到旧书摊上查找,后来在一个熟人的书摊上,才买到了这套合订本,至今还保存着 。如今我虽早已退休,但订阅《日照日报》和读《日照日报》的习惯一直坚持,从未改变 。
30年发表稿件300余篇
工作之余,我喜欢写稿 。1980年,《日照县报》创刊以后,我曾多次向报社投稿,主要是写拥军优属方面的内容 。而在此之前,我写了稿子只能向县广播电台投 。1988年1月后,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有了《日照报》这个媒体平台,我又开始向报社投稿了 。
从1988年《日照报》复刊,到今天的《日照日报》,又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 。30年来,我先后在《日照日报》和《黄海晨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稿,平均每年都有一二十篇稿子见报 。在职时,我在民政部门曾较长时间分管双拥优抚安置和烈士褒扬工作,发表了多篇有关我市双拥、优抚安置和烈士褒扬等方面的稿件 。1994年新年春节期间,为配合我市开展的创建双拥模范城和新年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和活动,当时的《日照报》专设了“新年春节话优抚”栏目,连续9期登载了我写的有关优抚政策和开展好拥军优属活动的稿件 。每年清明节期间,为配合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我都要整理出几篇日照较著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报上发表 。为推动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曾先后在报上发表了数十篇关于我市落实优抚政策、为优抚对象解“三难”奔小康、拥军优属和保障部队圆满完成在我市训练任务的一些做法和先进模范事迹 。正是《日照日报》的宣传报道,有力推动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的开展,2000年1月,我市实现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奋斗目标 。2016年,我市已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