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田头坡张氏祠堂 化州风水留题( 四 )


[20]1、陈惟中:吴川人,字子敬,南宋宝祐四年进士,抗元英雄 。
2、欧光宸:(? ~1653年),吴川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抗清英雄 。
[21]1、刘承忠:元代吴川人(生卒年月不详) 。元朝末年任江淮指挥使 。时值江淮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大旱,蝗虫成灾,刘承忠率领乡民奋勇灭蝗,蝗灾终被消灭,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 。元亡后,承忠投河而死 。江淮人民为纪念其功绩,尊他为“刘猛将军”,建庙祭祀 。清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诏令全国各省、府、州、县,建“刘猛将军庙”,享千秋祭祀 。
2、林廷瓛:(1454~?)吴川霞街人、“名宦乡贤” 。27岁中明弘治庚戌科(1490年)进士 。初任永嘉知县,后补建昌同知,再升苏州同知 。为政期间,公正廉明,政绩昭著 。永嘉人民哭泣拜送并建生祠奉祀 。逝后其故里霞街村奉旨建有乡贤祠奉祀,至今尚存 。
[22]1、陈白沙:(1428—1500),江门新会市人,名献章,字公甫,号石斋,世称“白沙先生”,为明代大儒,乃林廷瓛恩师 。其曾多次赋诗赞其门生林廷瓛 。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之“茅龙笔”,畅销全国及东南亚一带 。
2、解缙:(1369—1415)明江西吉水人 。字大绅,解元,洪武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主编《永乐大典》 。解曾到吴川并留有诗联数首,为后人传诵 。
[23]1、麦为仪:(1695~1762),吴川人,字凤来,绰号“劏狗六爹” 。清乾隆岁贡生、广东有名的阿凡提式人物 。1984年5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在湖南咸宁市召开全国机智人物讨论会,评选出全国机智人物380名,广东省入选8名,六爹名列榜首 。
2、林怀兰:吴川人,也有说是电白人,明代名医 。据《电白县志》载:番薯由林怀兰从交趾传入中国,今存庙祀之 。
[24]1、曾秉忠:(1816-1863):吴川人 。清代猛将,获咸丰帝赐“勇巴图鲁”称号 。
2、陈上川 (1626—1715),吴川人,号义略 。民族英雄,反清复明志士 。因协助越南阮氏政权拓土保疆,立下旷世奇功,被封为“安南王”,死后被赠“辅国都督”,封“上等神”,享春秋二祭 。
[25]1、林闱阶:吴川霞街人,字云衢,状元林召棠曾叔祖 。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丁丑年连捷进士 。名宦、名医 。曾任山西灵石知县,不久即挂印封金,回乡行医授徒 。
2、彭子衡:(1832—1883)吴川人,名彭玉 。清代名将,名贤,大慈善家 。
[26]1、窦振彪:(1785—1850),吴川人,字升堂 。清代名臣、猛将、太子太保 。
2、易傅伯:(1707—1767),吴川人,名易中 。清乾隆武进士,文武双全,为人仗义疏才,曾任驻京“提塘官” 。
[27]1、陈兰彬:(1816~1895),吴川人,字荔秋 。咸丰三年中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 。历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资政大夫,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 。乃我国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 。为幼童出洋肄业局之“洋局”第一任正委员,带领梁敦彦、詹天佑等第一批留美学生官费赴美留学 。
2、林召棠:(1786~1872年),吴川霞街人,字爱封,号芾南 。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 。曾任陕甘正主考官,主掌肇庆府端溪书院十五年,培养出众多人才 。为弘扬状元文化,状元故里霞街村与吴川市工商联(总商会)及驻外十大商会联合成立“吴川市林召棠状元文化研究会” 。
【化州田头坡张氏祠堂 化州风水留题】[28]1、吴懋清:(1774一1845),吴川人,字澄观,号回溪,嘉庆庚午科举人 。其有《诗赋杂文》共214卷被呈国史馆刊行于世,至今日本台湾等地还出版其著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