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的方位 阑尾穴风水( 四 )


针灸方:( 1 )昏迷:人中加针十宣(点刺放血) -
( 2 )小儿急惊风:人中加针印堂 , 内关 , 足三里 。-
( 3 )癔病:人中加针合谷 , 内关 , 丰隆 。
据报道 , 针刺本穴对呼吸功能的调整有相对特异性 , 其针灸效应与呼吸中枢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 尤在对呼吸中枢衰竭时疗效更显 。对实验性休克动物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 , 当血压降到(10~40 毫米汞柱)、呼吸暂停时 , 针刺“人中” , 绝大多数可以恢复 。-
19 、眩晕 绝骨觅 -
悬钟属胆经 , 胆为木之性 , 主疏泄条达 , 肝肾同源 , 肝胆又为表里 , 可见胆与肾有关 , 肾主藏精 , 精又生水 , 《内经》有“诸风掉眩 , 皆属于肝”的论述 , 张景岳曾提出:“无虚不作眩” , 《直指方》亦云:“瘀滞不行皆可眩晕”针悬钟可舒肝理气 , 益髓生血 , 补肾健脑 , 舒筋活络故能改善高血压眩晕等有关病症 。-
针灸本穴可充养髓海 , 治疗头晕目眩耳鸣 , 血虚失眠 , 记忆力减退 , 诸症均有良好效果 。-
研究表明:本穴对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 尤其是 III 期高血压效果较好 。-
针灸方:高血压、头晕目眩:绝骨、风池、三阴交、丰隆、合谷、太冲 。
20 、失眠 安神搜 -
安神穴为余常用之经验穴 -
针灸方:( 1 )顽固失眠:安神、三阴胶、足三里 。《甲乙经》载:“惊不得眠 , 三阴交主之” 。
( 2 )失眠日久 , 脾虚食滞者:安神、公孙、内关诸穴有效 , 加中药更妙 。

阑尾的方位 阑尾穴风水

文章插图

21 、疳积四缝妙 -
四缝为经外奇穴 , 始载于《奇效良方》一书 。在掌面示、中、环、小四指第 1 、 2 指关节横纹缝中 。
针灸方:( 1 )呕吐明显者加针内关 , 承满 。-
( 2 )腹泻明显者加针长谷、中脘 。-
( 3 )便秘明显者加针支沟、横沟 。-
( 4 )赢瘦虚弱者加针足三里、大椎 。-
四缝穴健脾和胃 , 止泻止咳 , 除擅治疳积厌食外 , 医治百日咳其效亦佳 。
22 、补虚关元优 -
关元亦大中极 , 丹田 , 与足三里 , 气海并称 , 为人体三大强壮穴(又云是关元 , 足三里 , 大椎三穴者) , 称大椎有补养肾气 , 培元固本 , 强身健体的补益要穴 。
针灸方:不孕症:关元透中极、子宫、太溪、太冲、三阴交 。-
在男科的应用也广泛 , 对阳痿、早泄、男子不育及前列腺炎症均可有效 。亦可用于遗尿症 , 慢性肠炎等疾患 。-
针灸方:阳萎:关元透、中极、内关、足三里、太溪、志室 , 此乃吾父亲常用之针灸方 。-
23 、心疾针通里 -
通里擅治心悸 , 同时对精神情志病常作为主穴 , 临床证实 , 大凡心律失常 , 神经衰弱 , 癔病、忧郁症、失眠 , 均有尚佳疗效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便有“三里内庭穴 , 曲池合谷接……环跳与阳陵 , 通里并列缺……” 。可见针灸家对其重视之程度 。-
针灸方:心律失常:通里、神门、内关、膻中、三阴交、足三里 。-
24 、肝肾调蠡沟 -
蠡沟者 , 足厥阴肝经络穴 , 有联络肝胆两经、调节两经气的作用 , 从临床上看 , 对肝、肾、脾均有调治作用 , 即侧重调肝、次之调肾 , 再次之为调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