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1、在中国清明其意义非凡,清明果作为清明节的重要食俗与节日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清明果最初是寒食,是中国南部、中东部汉族特色小吃 。人们又称之“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 。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清明果被人称作清明团子,艾米果 。福建省和广东省小部分地区,江西、湖南、安徽部分地区均有制作食用清明果的习俗 。
【清明果的由来和意义 清明果的由来和意义是什么】2、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 。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
3、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 。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 。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
4、清明果多用艾草或鼠曲草和米粉作为原料,目的是“以压时气”,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艾草特殊的气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鼠曲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后因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发展,被赋予了清明节 。
5、从文献资料记载来看,最初的寒食节食俗只是最普通的麦粥,后来才慢慢多样化,青团的历史记载仅以现有材料来看,可以追溯南朝梁代 。到了明清开始流行于江浙和上海,也是安徽、福建、广东及其他部分地区的传统小吃,一般在清明前后制作食用 。现代更多的是应令尝鲜,清明果的祭祖功能逐渐的淡薄,而更多的被人们用来当春天的时令点心来食用,也可以馈赠或款待亲友 。

文章插图
- 历史上有名的谢朓楼位于哪个省 谢朓楼的介绍
- 建军节的习俗 建军节的习俗有什么
- 羊绒大衣的成分能否是百分百羊绒 羊绒大衣的成分是不是百分百羊绒
-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
- 合肥是哪个省份哪个城市的省会 合肥是哪个省份的省会
- 红烧牛肉的牛肉用哪个部位啊 红烧牛肉的做法
- 黄金怎么回收?
- 2.8公里步行要多久
- 医生说的海鲜包括哪些
- 蟑螂喜欢光还是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