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视频的素材从哪找的( 二 )

例如,美妆类账号@仙姆SamChak 是12月、1月涨粉最快的账号之一,他能够突出重围的关键点,就是在于美妆专家的人设,专业化妆师的职业背景,让他能给观众提供专业视角的彩妆护肤知识,加上平易近人的叙述,一跃成为疫情期间呈现颓势的美妆品类中的黑马 。
疫情期间,健身运动方法、保健医学知识、育儿亲子知识、健康食谱制作、烹饪技巧、生活常识……各式各样的泛科普内容都迎来了春天,对于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作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 。加上大众对于碎片化知识的接收习惯正在逐步培养中,用户也在变得越来越有耐心,视频长度并不会形成很大的制约 。
品牌自建账号也可以与专业知识类内容相结合 。2020年,短视频仍会是各品牌缓解流量焦虑、降低获客成本、突破下沉市场的重要入口,各行各业都将会继续围绕短视频升级演进 。科普类账号的性质能让品牌更具备专业价值,用户信赖度更高,大可以多做尝试 。
科普类账号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IP形态划分
一类是倚靠人本身的IP,他们更像是「科普网红」,大多都有专业背景,有高学历,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科学研究能力 。例如@毕导THU 是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李永乐老师 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 是昆虫学博士 。
另一类是对人的依赖性不强、纯靠内容产出获取流量的IP 。例如@回形针PaperClip、@混乱博物馆、@地球村讲解员、@EyeOpener等,视频内容大多是通过素材剪辑、动画制作等手段,配上画外音讲解来帮助用户理解一个知识点 。
2、按照内容形态划分
一类是实用性较强的科普知识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空前关注的医生类账号,急诊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儿科、心血管科、耳鼻喉科……几乎每一个科室分类下都能找到百万粉丝级别的账号,很多人能根据视频对症下药,解决生活中的小毛病 。
此前最著名的医学科普类账号@丁香医生,就是通过大量切中日常生活需求的健康类知识,以简单有趣的方式讲述,加上专业知识背景,成为了高价值的大众健康品牌和「谣言粉碎机」 。
另一类,虽然不是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但它们涉及各个领域,专业度很高 。例如研究心理学的@人类观察所,财经领域的硬核科普账号@巫师财经,研究城市人文、自然地理的@地球村讲解员、@地理老师王小明,研究古生物学、鱼类学的@玩骨头的卢老师 。这些专业科普账号有粘性很高的用户群,也很容易成为优质内容 。
经此一役,官方科普账号也成为了许多普通人获取权威专业知识的重要来源 。@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之声、@国家天文台、@健康中国(国家卫健委官方账号)等都有运营得当的大量内容,粉丝数也比较可观 。
根据公开采访,回形针的盈利模式仍然是通过广告植入或者为品牌直接定制视频,他们在主要内容之外,专门开设了「回形针事务所」的栏目,专门为客户实现定制广告服务 。
除了2019年跟腾讯、滴滴、蔚来等公司合作的广告之外,最近一条是与阿迪达斯合作的球鞋广告,通过研究如何踢出一记漂亮的弧线球,详细介绍了阿迪达斯球鞋的专业设计,其中涉及大量的物理学、空气动力学、人体力学等专业知识 。这条视频在微博转发了近8000次,播放量近90万次,在评论区,视频发布9分钟后就已经出现了购买晒单的用户截图 。
其他账号的营收模式也是以广告为主 。许多账号开通了抖音商品橱窗,链接的产品大多都是书籍,也有根据账号内容侧重点不同而售卖的不同产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