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视频的素材从哪找的



科普视频的素材从哪找的

文章插图
回形针科普视频截图
文|短视频参谋,作者|金金金
在这个疫情笼罩的假期里,短视频流量获得了整体的大幅度上涨 。据QuestMobile2月12日发布的战「疫」专题报告,短视频整体的日活用户规模从去年同期的4.26亿上涨至5.74亿,同比涨幅达34.7%,人均使用时长也从去年同期的每日78分钟上涨至105分钟,同比涨幅高达34.6% 。
极高的大盘流量中,人们的注意力有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疫情相关的信息上,乘着这个机遇,一大批高质量的知识资讯和科普类账号涨粉速度十分迅猛 。
科普类内容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但一直无法站上风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专业性强、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的 。
理性是战胜恐惧的最好武器,疫情笼罩,恐慌蔓延,科普类内容意外被一场天灾人祸按下了加速键 。
从优酷土豆时代走过来的人应该还会记得《飞碟说》,这档创办于2012年的碎片化科普节目,用一分钟科普的形式拉开了国内视频科普领域的帷幕 。但在此之后,科普类内容的发展便有所停滞 。
今年2月,凭借一条视频、各渠道累计涨粉470万的硬核科普账号@回形针PaperClip 终于走入大众视线 。看似一夜爆红,其实幕后团队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做严肃科普类视频 。他们的内容理性克制,没有情绪煽动,对大众而言接受门槛比较高,因此,之前的用户群相对小众,多为一二线城市、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知识青年 。但正是这样的硬核科普,在疫情期间却能击中最广泛的集体情绪,引发最为广泛的知识渴望 。
据业内人士表示,动画类视频成本十分高昂,回形针的一集视频成本在一万至几万不等,这对普通团队来说确实难以负担 。
因此,另一类由真人出镜进行专业讲解的科普类视频大量涌现,这类视频制作成本较低,讲解人大多都是一线医生,专业能力过硬,他们口语化的叙述很容易被理解,接受门槛要低很多 。
例如@医路向前巍子、@李定文、@普外科曾医生、@骨往筋来这类账号,都是医生本人身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口罩出镜,向大家科普急救、疾病知识,有时还会结合热点,例如「如何稀释调配84消毒液」、「宠物猫狗是否会感染新冠病毒」等,灵活性更强,时效性更高 。
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科普内容也在疫情期间大幅度增加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账号都生产了大量疫情相关的科普内容,这些权威、专业的内容能通过短视频触达最广泛的大众群体,在全民疫情防治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都上线了抗击疫情专题频道,据官方数据显示,仅1月20日至1月31日,快手的肺炎防治频道点击量就已经突破了30亿次,疫情直播累计超过10亿人次观看,政务号发布的内容播放总量高达250亿次 。
在垂类内容生态日渐丰富,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内容消费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强,可以预想到,2020年,科普类内容将会得到更多关注 。
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碎片化问题,这都不是在学校里的正式学习中可以完整得到的 。人们往往是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所中,与科普内容进行接触 。因此,如果找到合适的方式,加上短视频平台碎片化的特点,泛科普类内容的需求将会被迅速释放 。
科普并不全都是硬干货,任何行业和品类都可以跟科普相结合,从「泛科普」角度上说,一切行业都大有可为 。
【科普视频的素材从哪找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