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汉代画像石中的建筑
亭台楼榭建筑自先秦盛行以来,便一直延续到两汉时代,西汉末年王莽在长安南郊所建的一批礼制建筑仍然采用台榭建筑方式 。三国时代曹操在邺城西北角建立著名的铜雀台,其形制亦受到台榭建筑的影响 。唐宋以后,木结构技术已经成熟,可是人们对这种层层叠叠、方锥形的建筑外观仍有留恋,因此在风景游览区仍仿照台榭风格建造木制楼阁,如黄鹤楼、滕王阁等,这些建筑直成为诗人吟咏、画家描绘的对象,脍炙人口 。明代北京紫禁城的角楼建筑,它那"九梁十八柱"结构体系、层叠变化的屋顶形式,正是沿袭历史上台榭建筑的脉络发展演变而来的 。帝王统治者借助所谓"高台榭,美宫室"以鸣得意,但具体建筑形象一直是个谜,不得其解 。

文章插图
【汉代出土古珠 汉代风水学】
晋灵公造九层之台,经过三年尚未建成;楚国筑"章华台"号称"三体台",登台时需要体息三次才能到达台顶;秦国也筑有三休台;魏裹王要筑"中天台",妄想台高要筑到天高的一半;吴王夫差造"姑苏台","高达三百丈",上有馆娃宫、春霄宫、海灵馆,周迴廊庑,横跨五里,这显然不是一座简单的高台,台上有一组庞大的建筑群体 。
在汉代画像石当中,大量出现的为住宅楼阁,还有零星出现的碉楼、望楼、角楼等,其次有些阙的阙楼部分亦为多层楼阁样式 。住宅楼阁通常为双层建构,其构筑方式主要为叠柱式和通柱式两种,如山东省聊城市野店地区出土的一块画像石,画面中所刻画的三层楼阁建筑就为叠柱式构造,底层梁柱间隔最大,然后梁柱的间距逐层减小 。

文章插图
汉代画像石中的楼阁建筑
不过,走下高台之后,方才成就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 。乱哄哄的诸侯干戈,在魏晋的清谈声中偃旗息鼓 。古代的"高台热"在群雄割据迈向大一统的气候中回落,个别高台的政治威仪象征逐渐由整个城廓所代替 。与天比高的壮志变成了横向展开的雄图伟略 。
将高台这种凝聚在一个点上的建设代之以全面性的都城计划,情况类似将一栋实心的高楼拆开变成一群分布在平地上的建筑样 。这种做法无论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施工方便程度上都大大提高了建设的效率 。于是,在秦汉之后,高台建筑就开始逐渐走向较平缓的群体建筑结构,古代建筑技术开始迈向成熟 。企图用规律来了解历史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这次传统中国建筑真正的"高峰"就选择了在"平地"上演,最终成就了唐代大明宫的壮丽巍峨!
03、汉代画像石中的建筑图像具有怎样的意义?汉代的画像石十分丰富,内容之丰富可谓是包罗万象,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仅能够放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同时亦能体现出当时人们的信仰观念,这些画像弥补了文字记载的不足,对解读汉代社会的真实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尤其,汉代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架和建筑方式逐渐成型,奠定了中国木构建筑发展的基础,对汉代以后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章插图
汉代建筑线描简图
第一种意义:古人对于死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在许多汉代建筑画像石,我们看到的是表现"仙界"的建筑,有的则是描绘升仙的过程,还有的则是着重表现了仙界的生活 。表现升仙过程的汉代画像石图像,这一类图像所描绘的大都是死者离开自己生前的住宅,或通过仙人指引,或通过驾驭神兽,或通过自己飞翔,最终到达仙境的画面,如山东地区比较常见的"风伯"图像,此类图像所描绘的皆为风神口吹大风将房屋之顶掀开,甚至我们可以认为,画面所表达的即为一种风伯吹风助人升仙的思想 。
- 金面具是三星堆出土的吗
- 甲骨文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哪里
- 足球起源于什么的蹴鞠 足球起源于汉代蹴鞠对吗
- 张敞家喻户晓的画眉故事 汉代张敞画眉典故
- 汉代就有"陪酒女" 15岁美女招待常遭"性骚扰"
- 祭祀坑为商代晚期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近13000件
- 红萝卜种子几天发芽 红萝卜几天发芽出土
- 小葱播种几天出芽 小葱几天发芽出土
- 香菜籽种上几天发芽 香菜种子几天发芽出土
- 中国曾出土过哪些特殊的文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