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蔡山有个舒家埠
图文作者 徐灿斌(女)
舒家埠村,位于黄梅县蔡山镇段塘一带,前有江心寺,后依太白湖,山水环绕,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
舒家埠的来历,出自一个神话传说,是舒家子弟与龙王斗争的结果 。为了打败龙王,击退洪水,舒家人修了渡口闸,建了龙王庙,才打造了一个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这就是现在的舒家埠 。
“ 七仙奔月”

文章插图
进入村内,阵阵清爽的凉风迎面吹来,那是从村前的月亮弯塘散发出来的 。月亮弯塘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命名的,当年战争时期祖先们为了切断交通要道,阻碍鬼子们入侵,他们就用智慧与汗水沿着村庄的四周挖掘了一个连接着另一个的水塘 。
月亮弯塘就是从村前环抱村庄的池塘,因其内覆盖了七口井,被诗意为:“七仙奔月” 。村里流传着这七仙奔月塘很有风水与灵气,在清朝时期就出了名人胡作章和胡宪章,以及流传千古的由他们联名上奏清朝朝廷的"桥倒百孔”的历史典故 。奏折写到:“十三省要道,七十二县出水,白湖渡,桥倒百孔 。”实际上,是桥的北面倒了,只因了一字之差,”北“写成了”百“,导致朝廷误以为倒了百座桥梁,于是拨下真金白银万两,遂修建了今日通南北的白湖桥 。
“过河拆桥” 解放前,日本鬼子就在白湖渡驻扎过,离咱们村挺近,村民时常受到侵害,于是村民们自发的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形成大的气候 。但是,现在仍存活的八十多岁的胡金盘老人,就是用刺刀势单力薄的亲手杀死了两个日本鬼子,他亲口跟我说,那时候他还小,拼了吃奶的力气才赢在了最后,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在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刻,只有孤军奋战以死相博了 。当两个日本鬼子断了气,他也瘫软下来了,根本走不回家 。战争是残酷的,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 。所以祖先们费尽力气挖掘了那么多的水塘 。连接月亮弯塘的是中塘以及尾随的下塘,它们包围保护着整个村庄和村民 。战争时期,没有门庐没有村村通的公路,这是解放后才修建起来的 。那时候村民仅通过一个石板桥进村,我猜想很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村民进入后就实行了“过河拆桥”的方式以阻断后路,防止小鬼子进村吧?听老人们讲,那时候池塘周围种满了树木和芦苇以作为掩护 。如今闲暇时,我总会沿着石板桥抄着小径走在剩存的古老的拾阶而上的石板路上,感受着想象中的小村的昨天 。这些青石板据说就是修建白湖桥时多余的,村民们就搬回村庄,铺成了村庄的路 。走在这幽静而古老的小路上,听着池塘里说着丰年的一片蛙声以及树上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叫声,身心瞬间轻松明净起来,灵魂一下子就回归到了自然 。

文章插图
“民康物阜”继续向村后行进,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以及太白湖前的堤坝筑就的围里围外 。围里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围外仍然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春天,抑或在荷叶田田清香扑鼻的夏夜,你若伫立在这广袤的苍穹下,你就会感觉自己是置身在人间仙境里,耳边只有幻觉中的风吹麦浪的歌声,顾不上欣赏星星萤火,顾不上聆听蝉鸣蛙声 。富裕的祖先留给了子孙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只要你用辛勤的双手劳作,你就一定有理想的收获 。

文章插图
从圩里到圩外的田野里劳作,必须借助一艘小船才能荡过水去 。圩外的田野都是几户人家承包起来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良田万顷,湖水无边的先天优势,村民们包田的包田,养殖鱼虾的养殖鱼虾,种植莲藕的种植莲藕 。小日子过得踏踏实实,红红火火 。平日里,我忙于生计,很少到这村后的堤坝上来 。每每有空出来,我都会雅兴大发,轻驾一叶小舟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悠然的荡起双桨 。那些宁静惯了的水鸟一下子被我惊吓得腾空而起,这让我更觉无比的惬意,脑海中反复的浮现李清照当年的情境以及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 住宅围墙风水 城墙式围墙风水
- 叹气也是风水 叹气风水学有什么坏处
- 风水害人 改变风水有什么坏处吗
- 刘秀原陵风水讲解图
- 明十三陵风水不好 长陵风水图解
- 坐南朝北的店铺风水 坐西北朝东南的店铺风水
- 风水的发源地在哪个地方 风水古城春节文化发源地
- 中国风水最好的省份 中国最佳风水在哪个省份
- 小区南面有山的风水 南面是火车道什么风水好
- 风水花卉寝室摆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