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俗称“混打”)已正式启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19日透露 , 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 , 国家卫健委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 此前 , 我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均为同源疫苗接种 , 即前两针是灭活疫苗 , 第三针也接种灭活疫苗;第一针是腺病毒载体疫苗 , 第二针加强针也采用腺病毒载体疫苗 。 而此次启动的加强针序贯接种也被称为异源接种 , 即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 。
此次获批的序贯加强组合共有两种 , 分别为“灭活+重组蛋白”和“灭活+腺病毒载体” 。 作为基础免疫的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国药中生武汉和北京科兴生产的新冠疫苗 , 暂不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和康泰生物研发的两款已获批紧急使用的灭活疫苗 。 可以作为序贯加强针的疫苗有两款 , 分别为智飞龙科马公司的重组蛋白疫苗和康希诺生物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
我国已经开展的同源加强免疫在过去一段时间中 , 已经显示出对预防新冠感染和再传播具有一定效果 , 对预防肺炎和重症有显著效果 。 研究发现 , 完成接种免疫6个月内 , 可以使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肺炎(普通型及以上)风险降低60% 。 在密接人群中 , 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突破感染率分别为22.6%和6.0% 。 加强免疫可以使奥密克戎的突破感染率降低较基础免疫3倍以上 。
长期关注新冠疫苗的医生庄时利和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接种新冠疫苗后 , 人体通过抗体和T细胞反应来对抗病毒感染 , 其中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是保护人体免遭病毒感染的重要基础 。 但中和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 , 在遇到奥密克戎这样具有较强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体时会大幅下降 , 无法起到原有的预防作用 。
相比两针灭活疫苗再加一针灭活的同源免疫加强 , 异源加强被认为拥有更好的效果 , 也是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策略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 , “从免疫学基本理论来讲 , 疫苗接种要‘少量多次 , 异源接种’ 。 ‘少量多次’符合免疫学的基本原理 。 而‘异源接种’ , 从理论上来讲 , 以A疫苗作为初级免疫 , 接种B疫苗加强 , 比‘AA’‘BB’的接种方案效果要好 。 ”知名临床疫苗学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也提到 , 相比同种类型疫苗的初免-加强策略 , 不同类型疫苗序贯接种可以提高免疫反应的广度、强度、持久性和功能性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说 , 对于一些变异性较强的病毒 , 经常会采用序贯免疫方式 。 序贯免疫的优势有两方面:第一 , 不同疫苗之间可以优势互补;第二 , 不同人的体质不一样 , 对某种疫苗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副作用 , 不适宜多次接种 , 换一种疫苗可以规避副作用 。 邵一鸣强调 , 此次批准进行序贯疫苗的疫苗均在大量使用中证实了安全性 , 此前国内开展的一些临床研究也没有发现异源免疫会出现更多副作用 。
全球范围内 , 包括土耳其、智利等国家均已批准新冠疫苗的序贯接种 。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希表示 , 疫苗序贯加强在降低住院和重症率、减轻医疗系统负担方面的效果有目共睹 , 对中国“动态清零”政策是必要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