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合成还是深度伪造?“元宇宙”治理“攻防博弈”序幕拉开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实践 , 近年来 , 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生成合成类算法制作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的深度合成技术 , 已在多个领域大量应用 。 伴随着不断涌现的场景需求 , 深度合成内容数量和关注度激增 , 但另一方面 , 恶意使用该技术生成的音视频 , 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
深度合成还是深度伪造?“元宇宙”治理“攻防博弈”序幕拉开
文章图片

合成视频数量增长超10倍
随着“深度合成”技术逐渐成熟并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 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已经逐渐展现 。 根据一项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瑞莱智慧科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周一联合发布的《深度合成十大趋势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 在国内外主流音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 , 2021年新发布的深度合成视频的数量较2017年增长超过10倍 , 点赞数已超过3亿 。
《报告》称 , 深度合成在影视制作、广告营销、社交娱乐等领域发展出多元化的商业应用 , 例如AI合成主播、虚拟偶像、修复历史老照片、影视剧本地化配音、“数字复活”等;而“元宇宙”等新商业思维的提出 , 为深度合成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
“比如虚拟人、数字人即是深度合成的主要应用 , 也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 ”阿里巴巴安全感知与认知智能部负责人薛辉表示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也表示:“深度合成将重新定义虚拟数字化空间 , 从传播社会学意义上看 , 一个新的人类生存场景将以深度合成技术为基石展开 。 ”
在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沉浸式共享虚拟世界中 , 借助在AR、VR和3D技术 , 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 , 真假难辨 。
瑞莱智慧CEO田天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技术不断成熟是深度合成内容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 。 “研究论文的持续增加、开源技术工具和大量代表性方法的涌现 , 令深度合成内容的效果更加逼真、制作也更加高效 , 尤其是生成对抗网络等算法的出现 , 让合成内容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 。 ”他表示 。
图形计算领域的顶尖技术公司英伟达去年就凭借高超的深度合成技术 , 合成了一个黄仁勋的数字孪生版本 , 差点骗过了全世界的眼睛 。 “数字黄仁勋”身穿的皮夹克 , 他所在的厨房 , 都是计算机科学家们通过3D仿真技术模拟出来的 , 展现了数字技术强大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
“好玩”背后藏风险
不过在深度合成激发创新内容的同时 , 也带来了新的威胁 。 《报告》指出:“随着技术逐步平民化 , 不法分子可轻易伪造音频、视频 , 实施诬陷、诽谤、诈骗、勒索等违法行为 , 扰乱社会秩序 。 ”
2021年10月 , 安徽合肥警方曾查获一起非法利用深度合成技术伪造手机用户人脸动态视频破解身份核验 , 为黑灰产业提供注册虚拟手机卡等技术支撑的案件 。 近年来 , 类似事件开始更多的进入公众视野 。
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任奎表示:“目前对深度合成的检测主要依赖于人工智能模型以及训练数据的完备性 , 包括检测器泛用性相对较低、公开数据集适用性、数据敏感等挑战仍然存在 。 ”
自从2017年Deepfake(深度伪造)出现后 , AI技术在造假方面的能力引起世人警觉 。 算法的突飞猛进不仅仅可以做到AI换脸 , 甚至能自动生成文本、人工语音、图像等各种数字内容 。 此前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指导各地网信部门、公安机关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工作 , 并依法约谈相关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