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防爆电气设备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防爆途径?


盘点 | 防爆电气设备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防爆途径?


文章图片


盘点 | 防爆电气设备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防爆途径?


防爆电气设备一般在产品已达到基本技术要求后 , 再增加某种防爆措施达到防爆要求进行设计 。 但也有些防爆电气设备 , 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就要求在考虑产品的基本技术要求 , 同时考虑防爆技术要求 , 两者需要相互兼顾 , 当基本技术要求与防爆技术要求相冲突时 , 必须以防爆技术要求性能为主 。

用外壳限制爆炸隔爆的基本思路是采取结构防爆思想 , 利用隔爆外壳来获得安全特性 。 隔爆外壳的性能包括耐爆性、隔爆性两部分 。
(1)耐爆性:耐爆性是指外壳强度 。 当外壳内发生最严重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 , 或因高温引起壳内有机绝缘分解 , 生成可燃性高压气体时 , 其压力都不致使外壳变形和损坏 , 其高温也不致使外壳损伤 。
(2)隔爆性:隔爆性是指外壳各部件的接合面 , 要符合一定要求 , 使壳内爆炸时向外喷出的火焰或灼热金属颗粒不会引起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

控制电气点火源(1)减少火花、电弧和高温 。
对于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 , 可以采取一些附加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 如采用高质量绝缘材料、降低温升、增大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提高导线连接质量等等 , 从而大大减少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 使之可以用于危险场所 。
(2)限制火花能量 。
通过合理地选择电气参数 , 使系统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 , 产生的电火花变得相当小 , 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
用介质隔离引燃源原理是把电气设备的导电部件放置在安全介质内 , 使引燃源与外面的爆炸性混合物隔离来达到防爆的目的 。
(1)用气体介质隔离引燃源
当采用的介质是气体(一般是新鲜空气或惰性气体)时 , 应使设备内部的气体相对于外面大气有一定的正压 , 从而阻止外部大气进入 。
(2)用液体介质隔离引燃源
采用的介质是液体(一般是变压器油)作为隔离介质 。
(3)用固体介质隔离引燃源
采用的介质是颗粒状的固体(一般是石英砂)作为隔离介质 , 或采用的介质是固化物填料(一般是环氧树脂) , 把引燃源浇封在填料里面 , 而与外面爆炸性混合物隔离 。

用外壳隔离外部引燃源(1)采用熔化、挤压或胶粘的方法将外壳密封起来 , 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壳内 , 而与引燃源隔离 , 达到防爆的目的 。
(2)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外壳来限制可燃性气体或蒸气进入 , 使外壳内部聚积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浓度达到下限值的时间比外部环境中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可能存在的时间要长 。
(3)采用密封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外壳使可燃性粉尘不能或难于进入外壳内 , 而与引燃源隔离 , 达到防爆的目的 。
【盘点 | 防爆电气设备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防爆途径?】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后台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