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的土质颜色 有白泥巴的地方是风水宝地吗视频


门外传来清晰的汽车发动机声音,曹学全和马德芳知道,每周一次送物资的生活保障车来了 。过去半年,开车的司机是这对夫妻屈指可数能见到的几个人之一 。
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曹学全和马德芳是轮台县至民丰县沙漠公路的养护工人 。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心,沙漠地下蕴藏着海量的油气资源 。30多年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在这里发现了克拉2、迪那2、哈得、塔中等32个大中型油气田,年油气产量当量达3182余万吨 。据评估,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总量约178亿吨 。
为方便油气运输,1995年9月,第一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通车 。从公路修建之日起,为防止道路被风沙侵扰甚至掩埋的防护林带也开始同步建设,并且始终没有停止 。
为灌溉防护林,截至目前,沙漠公路沿途共打了109口水井 。包括老曹夫妇在内的207个养护工人分散在443公里道路旁,日夜守护已长达436公里的“绿色屏障” 。因为生活和工作的范围都以水井为圆心向外延伸,他们也被称为“守井人” 。

风水宝地的土质颜色 有白泥巴的地方是风水宝地吗视频

文章插图
这里只有黄沙
2010年第一次上井,当时54岁的马德芳“来了就后悔了” 。
马德芳和丈夫曹学全老家在四川泸州农村 。2009年老曹经人介绍到沙漠里当了守井人,一年后他把攒下的近万元工资交给马德芳,动员妻子一起去沙漠 。毕竟,两个人就能挣两份钱 。
在火车上晃了50个小时抵达库尔勒市,再坐4小时大巴到要值守的水井房,马德芳觉得自己“上当了” 。
沙漠里的日子哪有老曹讲的那么好 。
水井房是围绕水井盖的房子,因为外墙统一刷成蓝色,也被称为“蓝房子” 。老曹夫妇现在驻守的004号水井房大约60平方米,一间水泵房一间柴油机房,剩下一间就是夫妻俩的卧室兼厨房 。屋里没有洗漱间,上厕所要去屋后防护林深处的简易便坑;洗澡更不用想,需要时只能把毛巾用水浸湿后擦拭身子,老曹把这叫做“擦澡” 。
在水井房居住,米、面、油、菜等物资都要靠保障车定时运送 。这也就算了,刚开始马德芳最难忍受的是明明守着水井,生活用水却也要靠外界定量供应——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含盐量很高,只能用来灌溉树木,就连洗衣服也洗不干净 。
按公司规定,一座两人值守的水井房一周供应三大桶水,大约500公斤 。四川不缺水,活了半辈子的马德芳也从没用重量计算过用水量 。上井的第一周她用水大手大脚,等老曹发现时,剩下的水差点没撑到下一次保障车来的时候 。
洗菜的水留着洗碗、洗脸的水接着洗脚,节约用水是每个初到水井房的人都要学习的一课 。
在沙漠里吃穿住,时间久一些总会习惯 。相比起来,远离人群的孤独才最难适应 。老曹说一起上井的第一年,妻子几乎天天和他吵,“吵着要回家,说家里至少能有人讲讲话 。”老曹今年67岁了,头发虽已全白,人却很精神,说话时操着一口“川普”,聊到兴头上还会无缝切换成纯正的方言 。
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的感受,在010号水井房值守的安国正、宋雯夫妇也深有体会 。2015年,夫妻俩从陕西老家到沙漠公路做了守井人 。回忆起初到水井房的印象,宋雯说:“当时觉得在老家干农活再苦,也比不上在这里待着苦 。”
按照规划,每口水井要负责灌溉沙漠公路沿途4公里的防护林带,东西两侧相加共8公里,这也基本构成了守井人全部的活动空间 。其实在沙漠里,空间的大与小几乎没什么区别,因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黄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