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循先生


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是遵循着一定生长规律的,如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凋谢,动物的冬眠、复苏、始鸣、繁殖和迁徙等现象,是与一年中的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 。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人们参照这些变化规律把一年分成了二十四节气 。同样,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同样重要意义的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 。
什么是花信风呢?所谓花信风,实际是指春天应花期而至的风,属于物候学中的风候一类,由于其中包含了明确的花卉信息,也被视为园艺方面的花历月令 。古代的中国人就将花开的音讯穿插在季节时令中,如北宋江西诗人徐俯有诗:“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
二十四番花信风既是测量花开时期的一种方法,也表示了气候的变换 。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中有二十四候是植物开花最活跃的时节,于是就有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这八个节气,八个节气共分二十四候,每一候对应一种花信风,一一对应,二十四候就代表了二十四种花期 。
所以,二十四番花信风,从小寒的梅花开始,到谷雨的楝花结束,大自然慷慨地馈赠给了人间一场美轮美奂的精神盛宴:
小寒时节: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王德循先生

文章插图
梅花
小寒第一候花信风是梅花 。梅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栽培历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立天下而春 。
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王德循先生

文章插图
山茶
小寒第二候花信风是山茶花 。茶花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在“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也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山茶树冠多姿,叶色翠绿,花大艳丽,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 。
宋代陆游《山茶》: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
王德循先生

文章插图
水仙
小寒第三候花信风是水仙花 。水仙花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十 。
宋代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荼縻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
大寒时节: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王德循先生

文章插图
瑞香
大寒第一候花信风是瑞香 。瑞香是我国传统名花 。因其植株矮壮,树形自然而潇洒,故又称蓬莱花、风流树 。其花虽小,却锦簇成团,花香清馨高雅,芳醇持久,观赏价值很高,为盆栽观赏植物上品 。
宋代李之仪《雨中花令·王德循东斋瑞香花》:点缀叶间如绣,开傍小春时候 。莫把幽兰容易比,都占尽、人间秀才 。信是眼前稀有,消得千钟美酒 。只有些儿堪恨处,管不似、人长久 。
王德循先生

文章插图
兰花
大寒第二候花信风是兰花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有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 。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