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戴科 长沙综合整理报道
爱好天文的小伙伴们有福了!11月8日将迎来2022年度的第二次月全食,更难得是,将同时上演月球掩食天王星的罕见天文现象,这种机会,可谓千载难逢 。
古往今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让人们对月亮有着无尽的向往与好奇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事业不断取得瞩目成绩,对月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一些关于月球的科普知识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单从外形上看,月亮像极了扁圆的“白玉盘”“瑶台镜” 。古时人们常以月为题,作诗作对,但对月亮却不甚了解,认为月亮是极为寒冷的地方,被称作是“广寒宫” 。
观月,古人尤其喜月
不如意事常九八,可与人言无二三 。古往今来,人人可赏的月色,成为遥思寄语,抒怀咏志的不二之选 。

文章插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不胜枚举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

文章插图
虽是如此,但古人对月亮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不仅催生了“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还取得了许多科学的真知灼见和成就 。
例如,古人称早晨海水上涨为潮,黄昏上涨为汐,合称潮汐或海潮,认为这种现象与月亮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许多古代诗人对此都有生动的描写 。如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就写出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千古名句 。

文章插图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东汉王充也在《论衡·书虚》中指出,潮汐的涨落是随着月亮的运动而发生的 。唐朝窦叔蒙所撰的《海涛志》更明确提出“潮汐作涛,必符于月” 的同步原理,根据月亮圆缺等的变化进行推算,创制了高低潮时推算图 。
我们现在常用的“阴历”算法也是以月为媒 。月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古人把对月亮的观察研究成果运用到阴历历法的编制中 。
阴历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即月亮圆缺的变化来安排的历法 。
在阴历中,每月的初一是朔月日;初七、初八是上弦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满月,即望月日;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二十九是晦月等等 。经过测算月亮圆缺变化需时约30天左右,于是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分为十二个历月 。
识月,这些知识点你知道?
你真的认识月亮?一起来看看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月球的认知越发全面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距地球平均距离约38万公里 。
月球内部由月核(半径700公里)、月幔(半径1000公里)和月壳(厚度70公里)组成,与地球相似 。由于没有大气层,月球表面岩石受到各种小天体频繁撞击后,形成了一层厚度大约在3至20米之间的月壤 。
【科普小知识广播稿300字】
- 小百科知识大全
- 生活小妙招简单 简单又实用的生活小妙招十条
- 小龙虾如何保鲜不死
- 油炸小螃蟹用不用处理内脏
- 提前6个小时能托运吗
- 拼多多怎么开小号?注意什么?
- 小时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小时怎么读
- 小龙虾虾黄可以吃吗
-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什么意思 如何简单理解大隐中隐小隐
- 小龙虾的钳子可以吃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