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种植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病虫害


黄连的种植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病虫害

文章插图

1、整地遮荫:多采用架子棚和简易棚,通光度保持在40%左右即可 。2、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育苗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法 。3、田间管理:注意追肥除草,有缺苗的话要立即补苗 。4、病害虫防治: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可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防治 。5、采收加工:栽后第五年的10~11月份收获 。
黄连的种植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病虫害

文章插图
一、整地遮荫
【黄连的种植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病虫害】1、架子棚:过去一直是搭架遮荫,破坏森林严重,现在利用林下栽培和玉米套作,或者搭建简易棚,通光度保持在40%左右,排水良好,土壤湿度在50%~60%左右,怕积水和直光,选择半阴半阳,15~25度的坡地为好 。
2、整地:首先把地表的残渣和石头等杂物清除棚外,堆积成堆,熏烧成黑土,再翻挖两次,整细耙平 。然后沿着坡向宽130~150厘米,高10厘米的高畦(厢),沟宽16~26厘米,畦面呈瓦背形,并在棚的周围开好排水沟 。畦整好后,每公顷施腐熟牛马粪60000~75000千克 。捣碎均匀铺于畦面,然后浅挖,与表土拌匀,再覆盖6厘米左右的熏土 。
3、遮荫:多采用架子棚和简易棚 。架子棚是采用砍去的竹丛和树木,均为遮荫材料,长216厘米,桩距200~230厘米,行距160厘米,柱深30~50厘米,桩高都是160厘米,再搁上檩子及横杆,上面盖遮荫物,荫蔽度要均匀,约60%~70% 。
4、简易棚:用3~5厘米粗的木叉作极,棚高80~100厘米,边裁边搭,栽完一畦,搭一棚 。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法
(1)采种:立夏前后,采摘3年以上健壮植物结的种子,当种子变黄变绿应立即采摘,晴天摘回果枝堆放室内1~2天,即可脱粒,忌日晒,保持湿润,低温处理,完成种胚后熟 。生产中采用温床或腐殖质混合均匀,埋于窖中厚3厘米,上面再覆盖沙或腐殖质土3~6厘米厚,再盖树枝保湿,经常检查 。
(2)精细育苗:选择半阴半阳、湿润肥沃的杂木林或两荒地,砍除杂草和不必要的木炭作为肥料,搭建80厘米左右的阴凉棚和栏边,深翻土地23厘米左右,做130厘米宽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畦面平整,呈弓背形,无碎石、树根,土细,每公顷施腐熟牛、马粪15000~22500千克,畦面盖1.5厘米厚的熏土 。11月份左右取贮藏的种子、拌好20~30倍腐殖质土、均匀撒在畦面(每公顷用种37.5千克左右),再撒牛粪粉或草木灰0.6厘米厚 。第二年春苗长出3片叶时结合除草追施清粪水或尿素,施化肥应分多次少量,硫酸按每公顷施75~112.5千克,最好在晴天叶上无露水时撤施,再用小竹枝轻轻扫一下,使药掉落,防止烧苗 。6月份施腐殖质土培土保苗,11月份每公顷施细牛粪或马粪拌草木灰11250千克,利于幼苗越冬 。
(3)林间青苗:选择遮蔽度在80%以上,林高度在300厘米以下的树林 。地面整齐后,每公顷播种75公斤左右的种子,播种方法基本上与精细育苗相同,在2月中下旬出苗前,应清理一次落叶,出苗后至移栽前采用2~3次拔草施肥,该方法节约劳动力 。
(4)移植:出苗第二年春天移植,行株距10厘米*10厘米,深3~5厘米种植 。另外,还可采用林间栽黄连,使遮荫在70%左右做自然天棚,方法同上 。也可与高秆作物早熟的玉米间作,先播玉米,按株距30厘米开穴,插入畦的两旁,每穴3~4粒种子,定苗留一株苗,7月份玉米封垄,在畦中,玉米行间按行株距10厘米*10厘米栽黄连苗,玉米收后,在畦两旁搭100厘米高的架子,把5米秆均匀放在架上遮荫,每年重新播种玉术,第二年株距40厘米,第三年50厘米,第四年60厘米,第五年60~100厘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