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一)气是宇宙的本源
天地之气(阴阳之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也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黄帝内经》中有许多这样的论述,如"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素问·宝命全形论》),"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至真要大论》) 。
(二)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
1.升降出入 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如"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素问·六微旨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素问·五常政大论》 。
2.形气转化《黄帝内经》在气化论的基础上,认为气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不外乎气和形以及二者的相互转化,明确地提出了形气转化的思想,这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之生,从于化","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 。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素同·六微旨大论》) 。"气合而有形"(《素问·六节脉象论》) 。"阳化气,阴成形(《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阳动而散,则化气;阴静而凝、则成形 。阴阳二气的动静相互作用,是气化成形和形散为气的形成转化的基本过程和根本原因 。
总之,《黄帝内经》的气一元论的主要内容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也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 。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其存在方式为形与气及相互转化,气本身的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是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人体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与形气转化的气化作用的整体 。

文章插图
- 萝卜的施肥施肥时间是什么时候,施肥有什么技术要点吗
- 风水斩男人的烂桃花 去除烂桃花的风水方法
- 一般在什么时间栽培树莓经济效益好,附栽培方法
- 财神爷图片招财佛像 风水财神菩萨图片大全
- 火化后再土葬还有风水作用吗 火化与土葬风水关系
- 草莓该怎么种植,有什么方法和技术吗
- 租赁当事人违反什么规定
- 土鸡怎么自配饲料,有什么配方吗
- 怎么用网箱养殖鲤鱼,有什么技术,怎么高质量养殖鲤鱼
- 建造羊圈的时候新手要注意什么,初学者养羊有什么注意事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