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菊的种植方法与技巧,苦菊的生长特点如何( 二 )


②发病后,可喷洒72%克露可湿粉800倍液、80%塞福可湿粉500~600倍液等喷雾预防,10天左右喷雾1次,喷雾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将药液喷洒在基部的叶片、叶片的背部,避免喷洒泄漏,延迟防治效果 。
2、病毒病
(1)发病症状和条件
发病后植株矮缩、弱化,叶片细小呈带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与正常植株比较明显矮小,绿叶数量偏少,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 。病毒主 要靠种子和蚜虫进行传毒 。病毒病的高发主要受天气影响,如高温、少雨、干旱等 。当温度高于18℃,又遇少雨干燥天气,极易引发的蚜虫害迅速传播病毒病,造成危害 。
(2)防治方法
①优选良种的基础上,可采用药物拌种,可有效杀灭种子上的病菌 。合理密植,以利于植株间通风透气 。及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浇水不 宜过大过猛,注意小水勤浇 。发现病株立即摘除,并药物消毒病株周围的土壤 。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减少虫害及其它病害的发生 。
②发病初期,可用喷施20%病毒A可湿粉500倍液、5%的菌毒清水剂3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
③发现蚜虫点片发生时,立即喷洒抗蚜虫药物 。可用40%克蚜星800~1000倍液、40%乐果1000倍液、50%抗蚜威 2000~3000倍、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等 。蚜虫害重在预防,采收前半个月不再喷药 。药物防治病虫害时,要几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
六、及时采收
采收时为防叶片萎蔫,影响销路,建议在早晨采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