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种植技术,附生长习性


秦艽的种植技术,附生长习性

文章插图

秦艽生于河滩、路旁、水沟边等地 , 喜湿喜凉、耐寒、怕积水、忌强光 。种子宜在较低温条件下萌发 , 年生育期100天左右 。栽培秦艽应选择靠近水源的平地或缓坡地 , 土壤要肥沃、疏松 。播种前一年进行整地 , 整地前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 播种可春播或秋播 。秦艽出苗前要经常浇水 , 还需注意防治病害 , 播种后3~5年即可收获 。
秦艽的种植技术,附生长习性

文章插图
一、秦艽的生长习性
秦艽生于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 , 海拔约为400~2400米 。喜湿润、凉爽气候 , 耐寒 , 怕积水 , 忌强光 , 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生长 , 积水涝洼盐碱地不宜栽培 。种子宜在较低温条件下萌发 , 发芽适温20℃左右 。通常每年5月下旬返青 , 6月下旬开花 , 8月种子成熟 , 年生育期100天左右 , 种子寿命1年 。
二、秦艽的育苗技术
1、选地
选择远离公路200米以外、远离住宅区及有污染的场所 , 靠近水源、平地或缓坡地 , 土质以沙壤土、森林腐殖土、棕壤土为宜 , 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湿润 , 土壤pH为5.5~6.5 。前茬作物以豆科、玉米等为宜 。
2、整地
播种或移植前一年秋季整地 , 整地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3000~5000公斤/亩 , 深翻20厘米 , 耙碎 , 土、肥均匀混合 , 做宽1.2~1.5米、高20厘米的畦 , 作业道宽50厘米 。畦土要求疏松、细碎、无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 。
3、播种
秋播或春播 。秋播从10月上旬到冻结前进行 , 春播在4月上旬 , 地面无雪 , 土壤解冻3~5厘米时进行 。播种可采用播种和条播种的方法 , 在床上开沟 , 沟宽10厘米 , 深3~5厘米 , 沟距20厘米 。每亩用量为500~750克 , 播种后田埂面复盖松针和稻草 , 厚度为1~2厘米 。苗高6~9厘米时苗 , 株距9厘米左右 , 不宜移栽 。
三、秦艽的栽培技术
1、选地
秦艽苗出齐后 , 揭去覆盖物 , 清除杂草 , 防治病虫危害生长1年即可移栽 。选择前茬为禾本科作物为宜 , 土层深厚 , 排水良好 , 易耕作的地块 , 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千克/亩 , 过磷酸钙50千克/亩 , 精细整地后进行栽植 。
2、移植
秦艽在10月上旬到中旬开沟栽植 。株距15~20米 , 行距20~25厘米 。保苗0.09~0.14万株/亩 , 每栽一行覆土压实 , 再继续栽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进行 , 种苗一定不能露芽 , 种苗露芽后成活率不高 。所以按当地自然条件 , 土壤解冻后越早越好 。
3、管理
秦艽播种后出苗前经常浇水 , 使表土层保持湿润状态 。用90%敌百虫和乐果的15倍液混合麦麸堆积在田埂周围 , 诱发虫害 。当幼苗长到2对真叶时去掉一半左右覆盖物 , 4片真叶时再去掉全部稻草或松针 , 干旱、高温天气可迟些撤除覆盖物 , 以利保墒 。要及时除草 , 保持田间无杂草 。当气温较高、土壤20厘米以下出现干土层时进行浇灌 , 最好采用滴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