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寻龙脉图 庆阳龙脉风水图片大全( 二 )


风水寻龙脉图 庆阳龙脉风水图片大全

文章插图

二龙山是南原先民又一处精神圣地 。此地有溪流涓涓,蜿蜒曲折,汇入岱峪河中 。旧年间,每遇农时天旱,白鹿原上的先民们便要远涉山中刮汣取水 。南原齐家湾,村小人寡,取水目的地竟是离家三十里外的辋川锡水洞中;邻村徐家原,住户逾百,取水却在这离村两里的二龙山中 。究其原因,毕竟是因了这二龙山的神秘灵秀非同寻常 。徐家原村东有沟,俗谓麻子沟,沟内有水,直流入川后,汇合二龙山水经焦岱镇荣家沟村流入岱峪河中 。两水之间有土梁分隔,梁头有村,住户二十五户,崔姓十七,张姓八家,俗称坡垴子,究其古名竟是称作张村坡的 。如此崔姓住户老大不服,村中本是崔姓为主,又多出文人,何以使得张姓后来居上?如此便演绎出一种说法,称此地原名张崔坡,盖因日久音转,才叫做张村坡了 。此说虽然给崔姓挽回些许颜面,但毕竟还是张在崔前,当年何不取名崔张坡呢? 我翻看了志书,方才恍然大悟,《民国.续修蓝田县志》并无张村坡或是张崔坡村名 。《陕西山川志》载:“獐坡在蓝田县西南二十里,昔有獐游于此,故名” 。原是獐坡,看来张崔两姓都有些自作多情了 。这个獐坡在如今坡垴子的下方,属于焦岱荣家沟的地面 。荣家沟人仍称其为张坡,传言旧时有张姓居民,后来迁走,并将之书入了《荣氏家谱.地理篇》 。其实这处并无人烟的地方正是古代的獐坡 。獐坡东沟,俗称那哈沟,西沟俗称麻子沟,两沟流水交汇,在古代称为双溪 。《清嘉庆.蓝田县志》的记载备述此地风光之美:“双溪水在县西南二十里獐坡之左右,二水合流,东西绕山腹而下,珠联虹绕,入渠濯田约数百亩,利于诸河水同,而无奔腾漂荡之患 。”
当长寿山白鹿遁迹的时候竟然还有灵獐出没,如此山水福地,依然引人入胜,出生于斯的御史荣华便自号做了双溪 。也许是受了双溪水这两条小龙的荫庇,长寿山的源头竟然还保留了几分清贵之气 。荣氏始祖荣好施,元末明初自山东汶上从军占籍,落户于此,繁衍五世后,竟然发展成为了绵延十余代的诗礼宦门 。荣好施曾孙名暠,娶妻康氏,长子荣清做了山东昌乐县的主簿 。荣清之子荣华, 考中明成化十七年进士,这是北宋诸吕登科后四百余年间,蓝田有迹可循的首位进士 。他官至湖广监察御史,巡按两淮,除奸革弊,洗冤泽物,建树颇丰,有《双溪小草洗冤录》、《两巡录》及校正《史鑑提纲》、《王右丞辋川集》等多部著述传世 。荣华一直被民间尊称为了荣御史 。荣清的长孙荣察中了明正德十二年的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参议;次孙荣寀做了山西五台知县,侄孙荣承做了山东夏津知县,荣徽做了西安指挥,后辈中儒士名宦,忠孝节烈者,代不乏人 。
麻子沟西岸是荣家沟村北至南原塄的一面断层高地,中有平台,两侧有路,状如双翅纱帽,俗谓之纱帽顶子,平台上有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大觉寺院,寺院背依原坡长寿山,正对昆吾斩龙岭,有九龙捧圣的美誉 。也许又是因了神龙的福泽,此处才显得灵异非常,当寺内供奉的佛陀逐渐被民人遗忘时,救过荣御史性命的保护神关圣帝君和獐坡的狐仙,却被堂而皇之地请进了大殿;《续修蓝田县志.寿民录》载:大觉寺老尼普真,寿一百零五岁 。又有科甲夺魁,又有修真宝刹,处处是神龙的庇佑,长寿山必需一处奉祀龙君的所在了! 獐坡之西已然有寺,就在獐坡东沟的水流源头建庙吧!大明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初九日,川原住户齐聚双溪源头,开工奠基,大兴土木,构筑起了这心目中的又一处南原圣地------二龙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