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枇杷的种植栽培技术,附各优良品种特点及枇杷生物学的特性


大果枇杷的种植栽培技术,附各优良品种特点及枇杷生物学的特性

文章插图

种植枇杷要选择土层深、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块种植 。栽培时株距3.0-3.5米,行距3.5-4.0米,亩栽培约50-60株 。根苗最好在春天枇杷发芽前栽培,枇杷叶大,水分蒸发也大,栽培时切掉叶子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要及时整形修剪,疏花穗和疏果可以有效增大果实和防止大小年结果 。
大果枇杷的种植栽培技术,附各优良品种特点及枇杷生物学的特性

文章插图
一、各优良品种特点
1、早钟6日枇杷:
(1)该品种以解放钟枇杷为母本,与从日本引进的森尾早生品种杂交培育,是目前国内最早成熟的品种 。该品种比一般早熟品种早熟20-30天,对于提前发售,供应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该品种树势中庸,半开,枝条粗壮,叶长椭圆形,叶缘略有外卷,叶色浓,不光泽 。果卵圆形,每穗留4~5个果实时,平均单果重50.3克,最大可达108克 。
(2)果皮橙色,果实大小均匀,皮厚易剥离,果肉橙红色,果肉厚0.85厘米,肉质细腻,化渣,质优,甜多酸少,香 。可溶性固体10.5%,酸含量0.32g/100g果肉,糖含量10.25% 。食物率为70.1% 。每种水果含有3~4粒种子 。本品种具有斑病发生少、抗逆性强、裂果、皱果和日烧病发生少、丰产性能好等特点 。栽培后第三年开始,第四年平均株产量达8.0公斤以上,第五年达20公斤以上,是值得发展的优良品种 。
2、大五星枇杷:“大五星”枇杷是从实生苗中培育出来的优质大果枇杷的新品种 。曾经获得过“99昆明世博会”的“银奖”,被国内同行称为“枇杷之王” 。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1)大五星枇杷单果重约80克,最大可达194克,果皮橙红,味浓甜,质量好,可溶性固体物为13.5-14.8%,果实硬度高,果皮韧性强,耐贮藏运输,常温贮藏10天以上,冷冻条件下可贮藏2个月 。食用率为75% 。熟期比早钟6日枇杷晚一个月 。综合性状指标远远超过解放钟、早钟6号枇杷 。属于迟熟品种 。对延长市场水果供应具有现实意义 。
(2)一般植物后第二年可以试花结果,管理得当,肥水充足,植物产果可达2~5公斤,今后产量逐年增加,七八年后可达丰产期,建议生产者试种 。
3、解放钟枇杷:该品种原产福建莆田,树势强,树枝粗壮,开放,树冠自然圆头形,叶椭圆形,顶生,花黄白 。果实倒卵形,平均单果重60克,大的可达170克,成熟时果皮橙红,有少量锈斑,皮厚易削,果肉橙红,肉质稍粗,汁多,风味浓郁 。广州地区11-12月开花,次年4-5月成熟 。果实食用率为73%,可溶性固体食用量为10-12%,质量较高 。该品种适应性强,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结果丰产稳定 。
二、枇杷生物学的特性
1、枇杷栽培简单,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冬季温度在-5℃以上的地区可栽培 。枇杷可以一年四季生长,每年生长4~5次 。枇杷根系不太发达,30℃以上停止生长 。枇杷大部分品种自花结实,无需与授粉树结合 。每朵花穗的花期达到20-45天,枇杷树的花期达到1.5-2个月,生产上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但有利于市场调整 。
2、枇杷的座果率一般在10-15%以上,需要疏果 。大、小年结果不明显,在种植上容易获得稳定、丰产 。枇杷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可以从砂质土、砂砾土、粘土等中生长 。以排水良好,土层深,表土稍粘砂砾土,有机质丰富,pH值6左右的土壤栽培最适合 。
三、栽培技术的要点
1、种植枇杷要选择土层深、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块种植 。平地栽培应防止积水,挖深沟筑高脚栽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