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的栽培技术,详细介绍


灯笼果的栽培技术,详细介绍

文章插图

1、温度:10℃以下的植物停止生长 , 0℃以下植株受冻 。2、光照:光照不足时 , 植株徒长细弱 , 产量下降 , 浆果着色差 , 味差 。3、水分:灯笼果一生中 , 前期喜水 , 后期怕水 , 后期雨水多 , 导致植株贪青、旺长 。4、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 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种植 。5、营养:土层中氮肥过多或比例失调 , 会引起植物贪青晚熟、果实质量差等现象 。
灯笼果的栽培技术,详细介绍

文章插图
一、温度
1、灯笼果性喜温 , 不耐霜冻 。
2、种子在30℃左右迅速发芽 , 幼苗生长期为20-25℃ , 夜间适合在17℃以上生长 , 开花结果期为白天20-25℃ , 夜间适合在15℃以上 , 否则容易引起落花结果 。
3、气温在10℃以下的植物停止生长 , 0℃以下植株受冻 。调查显示 , 幼苗耐低温能力不成熟 , 所以露地生殖时期不能过早 , 而必须在晚霜过后方可栽植 。
二、光照
【灯笼果的栽培技术,详细介绍】1、灯笼果对光照要求敏感 , 需要足够的光 。
2、在3000-4000米的烛光范围内 , 生长发育协调 , 果实质量优良 。
3、光照不足时 , 植株徒长细弱 , 产量下降 , 浆果着色差 , 味差 。因此 , 在生产上要注意种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
三、水分
1、灯笼果需水较多 , 特别是浆果开始成熟前期 , 枝叶和水果同时生长 , 需水分较多 , 当浆果大量成熟时 , 需要控制水分 。
2、灯笼果一生中 , 前期喜水 , 后期怕水 , 后期雨水多 , 导致植株贪青、旺长 , 而且推迟浆果成熟期和影响采收工作的进行 , 故在生产上对生育前期 , 要注意浇水 , 后期要注意排水 。
四、土壤
1、灯笼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 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种植 。
2、但以沙质土最好 , 浆果味佳 , 产量和商品率均高 。
3、灯笼果耐盐碱 , PH值6.5-7.5的土壤适宜 , 另外 , 要求土壤物理性状较佳 , 耕层深而疏松 , 根系容易向深层生长 。
五、营养
1、灯笼果对营养条件反应比较敏锐 。
2、土层中氮肥过多或比例失调 , 会引起植物贪青晚熟、果实质量差等现象 。
3、营养不足 , 则植株矮小 , 浆果也小 , 但着色快 , 成熟早 , 产量低 。因此 , 在施肥上要以有机肥为主 , 补施化肥 。
4、生育前期以氮、磷肥为主 , 后期则以磷、钾肥为主 , 以保证各个时期的需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