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种植技术,怎么进行病虫害防治( 二 )


3、花肥:油菜抽薹后边开花边结荚,种子的粒数和粒重与开花后的营养条件密切相关 。长势旺盛,薹期施肥量大的可以不施或少施,对早熟品种不施,或在始花期少施 。花期追肥可以喷洒叶面,在开花结荚时期喷施0.1-0.2%的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 。另外,可在苗后期、抽薹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水溶液,以防出现“花而不实”的情况,提高产量 。
四、灌溉与排水
合理灌溉是保证油菜高产稳定生产的重要措施 。油菜生长期长,营养体大,植叶繁茂,结实器官多,一生需水量大,油菜生产区一般秋、冬、春降雨少,土壤干燥,不利于播种苗和培育壮苗 。北方地区冬季干旱,冻害加重,造成死苗 。南部地区后期雨水多,造成污染和水灾 。因此,必须根据油菜需水的特点,根据土地条件及时排放 。
五、科学打尖
油菜移植后45-50天,植物顶部出现花蕾时,应及时打尖,使油菜产生更粗的枝条,形成优良的群体结构,获得最佳产量,花蕾在现蕾之后抽苔前的缩基阶段生长阶段人工摘除,打尖后植物留8-9片叶子 。过早花蕾没有分化完成,生长量不足,不利油菜生长,过晚,油菜已经抽苔,不能形成优良的群体结构,容易形成高节位分枝,生长后期易折断倒伏 。
六、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菜的病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跳甲、蚜虫、棉铃虫等,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棉铃虫为害,在低龄幼虫阶段可亩用保得40g加万灵20g兑水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
七、适时采收
油菜成熟应及时采收,采收过早,角果发育不成熟,采收过晚,角果过熟,果壳易爆裂,籽粒散落,造成浪费 。角果处于黄熟阶段,即全田植株角果2/3变黄,是油菜采收的最佳时期,此时采收可获得油菜最高含油量和最高产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