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名人祖墓风水图片 刘宗臣祖墓风水考证( 三 )


巨富名人祖墓风水图片 刘宗臣祖墓风水考证

文章插图

土地即命邦公回家,一时邦公起程行数十步,回头观之不见其屋,及丰公立无踪迹,由此观之善人必天之克相,此乃天葬公于凌云山牙鼓洞,其山耸拔异赏,系东北发龙,从子入首 。
有诗一首为证曰:日晨风扫地,晚间月明灯,头往江西省,尾结汉祖坟,四瓜结四府,麒麟背上出神仙 。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宁都直隶州志》卷五?山川志第109页记载:

☆凌云山,州北百三十里,高数百丈,与大名山相连 。蜿蜒数十里 。注:《宁都直隶州志》为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由安徽广德人刘丙,字克斋(宁都知州刺史)、太平梁栖鸾纂辑 。


其巅夷旷,望临川,庐陵诸峰,历历在目 。左右石峰峭峙,下有龙湫,其深叵测,涓滴有声,曰衙鼓洞 。中有蛰龙,触之,风雨立至 。旧传山上有汉高帝祖坟,故山麓建汉高帝庙 。
州人董越有诗曰:县北凌云山,牙鼓旧名洞 。生丰长沛人,安得此先陇 。曾间南汉鋹,亦冒神明后 。此恐其所从, 烦君扫尘垢 。
山势纡远至坟前,左右列两山,称左右金吾顶 。水注潭心,声如牙鼓 。其下多毒龙,可祷,人触之辄死,俗传为汉高祖坟,每年三月清明前后,必暴风雨一日,俗传为汉王醮祖云 。


中华国际出版社《早期客家摇篮---宁都》第312至313页,汉高帝祖坟的传说原文:

☆历史民间传说,凌云山上有汉高帝祖坟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祖父丰公仁浩,因乐善好施,将家财散尽,外出准备再创基业,几经辗转来到了凌云山区,并寿终于山中,葬凌云山主峰西侧 。山脊如巨大的墓背,前端石壁状似墓面 。因为此地终年风景秀丽,紫气萦绕,集山川灵气、风水精华孕育了刘邦这样一代帝王天子,故坟墓所在地叫“天子地” 。


以天子地为中心,出现了一系列与汉室王朝有关的山川地名,发源于天子地峡谷流经辛野、琳池的河流叫“汉水”,溪水出于凌云山口的地方叫“汉口”(即今汉口村) 。
天子地前方两座耸立如柱的山峰,一左一右,恰似守灵的将军,故名“将军柱” 。
东边的峰柱土层较厚,叫“泥将军”(指文丞相);西边的峰柱石崖裸露,叫“石将军”(指武将军) 。它们遥相对立,肃穆庄严 。
巨富名人祖墓风水图片 刘宗臣祖墓风水考证

文章插图

天子地以东稍远处平列12 座山峰,名“东十二太保”;西边也有12座山峰相连,曰“西十二太保”,呈现群臣、众将护卫着天子的阵容态势 。
在天子地的西南方,横插一座大山,曰“王莽山”,就是它“王莽篡汉”,造成汉王朝中断近二十年 。
宁都城乡旧时建有汉帝庙十几所,皆因相传凌云山巅曾有汉高帝祖坟而建庙祀奉,此庙在其他县邑极少见 。
另外,安福乡马迹村有座“铁墓”,系宁都刘氏唐代始祖刘宗臣的茔墓 。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宗臣在朝廷为官,后解组游金精胜地,复往凌云山朝谒汉高帝祖坟,施定居马迹村 。
这些传说,几乎与汉室王朝的历史有些吻合,在天顺《大明统一志》、乾隆《宁都县志》、道光《宁都直隶州志》等均有记载 。仅属传说而已,不过它给凌云山自然保护区增添了一层文化底蕴 。


《江西宁都县志》第475页之《十二境诗》中的介绍凌云山诗云:

☆凌云山


(明)董越(1430—1502年)
县北凌云山, 牙鼓旧名洞 。
生丰长沛人, 安得此先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