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的来历和风俗

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 , 每逢喜庆节日 , 人们都会舞龙 , 从春节开始舞龙 , 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 。用舞龙的方式 , 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 舞龙是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 。
舞龙的风俗

舞龙的来历和风俗

文章插图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 , 手持龙具 , 随鼓乐伴奏 , 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戏 , 穿 , 腾 , 跃 , 翻 , 滚 , 戏 , 缠 , 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 , 充分展示龙的精 , 气 , 神 , 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
龙灯多在节日之夜舞弄 , 有些地区还同时施放烟火、爆竹 , 在鼓、锣、钹、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 , 显得气势更加雄伟、舞姿更加生动 。布龙也称打龙 。它和龙灯稍有不同 , 节内不燃烛 , 一般长10多节 。
草龙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 。龙用稻草、青或柳枝等扎成 。有的地方还在龙身上插满香火 , 所以也称香花龙 。一般于农历五月和六月间的夜晚舞这种龙 , 舞起来星光闪闪 。过去闹虫灾时多舞草龙 , 有的地方在祈雨时舞弄 , 并向龙泼水 , 故又称水龙 。
【舞龙的来历和风俗】*@_@*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