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城 大方县古塔风水


在富平县境内 , 巍然矗立、保存完好的古塔共有3座 , 分别是圣佛寺塔、法源寺塔、万斛寺塔 , 这三座唐塔均为唐代所建 。


大方县城 大方县古塔风水

文章插图

圣佛寺塔
圣佛寺塔位于富平县城西郊圣佛寺(唐名灵感寺)旧址的中山原巅 , 建于唐元和(806-820)年间 。为七级八角空心型 , 青砖筑成 。塔高约20余米 , 基层周长18米 , 第一层正南石额阴刻“释迦如来第十六所真身舍利宝塔”十四字 , 第六层正南石额阴刻“大乘妙法莲花经法华会上寿菩萨”十四字 。2至5层或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各开一窗 , 内部原有木梯可攀 , 每角檐有铃 , 塔刹为葫芦形 。塔层间高度逐层递减 , 整体线条舒缓、协调 。曾于金大鼎六年(1166)、清康熙五年(1666)两次修葺 , 属老城“四景”之一 , “西门外宝塔一座”。圣佛寺现仅存此塔 , 仍巍然矗立 ,  2014年6月被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大方县城 大方县古塔风水

文章插图

【大方县城 大方县古塔风水】法源寺塔
法源寺塔 , 位于富平县美原镇西寺小学内(法源寺故址) 。塔为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建置美原县后所建 , 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 历代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 曾屡次修葺 。塔高20米许 , 外周围长29米 , 壁厚1.75米;为楼阁式七级八角中空花塔 , 青砖砌筑 , 仿木结构 , 塔刹造型别致 , 犹如小钟一口 , 端放塔巅 , 插莲瓣于钟上 , 小巧玲珑 , 风格独秀;塔身叠涩出檐 , 四面镶有浮雕石刻佛像 , 工艺精湛 , 雄伟大方 , 别具特色;塔身三层以上 , 留有修补痕迹 , 一二层表层砖块已有剥蚀脱落现象;整体塔身微向东南倾斜 , 塔体有裂缝 。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方县城 大方县古塔风水

文章插图

万斛寺塔
万斛寺塔位于老庙镇万斛寺故址的万斛山巅 。塔建于唐代 , 为正方形七层密檐式砖塔 , 通高26.7米 , 底层每边长4米 。塔身底层特高 , 南面辟券门,二层以上壁面作仿木结构三间 , 以砖隐出倚柱、阑额、斗拱 , 设置假门、窗 。层间叠涩出檐较长 , 施菱角牙子 。塔顶平砖攒尖 , 置宝瓶式塔刹 。整个塔体逐层收缩 , 骤变低矮 , 呈现自然缓和锥形 , 比例适度 , 造形简洁、古朴大方 。由于该塔建于五峪源头的万斛山尖巅 , 远望如柱擎天 , 雄伟壮观 , 数十里之遥 , 仍触目可及 。故当地群众俗称万斛山为“塔儿山” 。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6月进行了一次修复 。
富平的三座唐塔体现了大唐时期佛教文化的兴盛 , 象征着唐朝在历史上的繁荣昌盛 。三座古塔均属唐代 , 但风格不尽相同 , 塔刹历经千年风雨 , 均能仍保持原貌 , 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艺术之高超 , 在佛教文化考究和古建筑研究等方面均颇有研究借鉴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