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凡德艺术街区 南京凡德艺术街区风水如何



南京凡德艺术街区 南京凡德艺术街区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历史遗存

柯朱村遗存的铭、匾、牌、额


2017 年11 月3 日上午,笔者随城厢区文联组织的家园记忆文化采风团一行来到明代状元柯潜故里——灵川镇柯朱村 。在村部会议室举行的文化采风素材采集座谈会上,热心于弘扬柯朱村文化的退休教师柯志鹏、王元凤以及青山中学教师柯华江、柯朱学校教师林国成等人先后发言 。笔者了解到柯朱村文化底蕴深厚,地灵人杰 。之后,柯志鹏、柯华江等人带我们参观宗教建筑及柯潜母亲、祖母的墓志铭 。
柯朱村原名柯山村 。笔者查阅1982 年12 月由莆田县地名办公室编《莆田县地名录》第157 页“灵川人民公社(今灵川镇、东海镇)概况”中载:“古文化遗址在社境内有好多处 。1956年先后在柯朱山(柯朱村)、东汾山(东进村)、后亭山、官寨山、磨山、许山等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捡到磨制石器和几何形纹饰夹砂陶片等遗物甚多 。其中柯朱山和许山,还发现有深约1 米的文化层 。……”由此可知柯朱村历史悠久 。村境内有门前溪、后黄溪两溪水环绕柯朱村,形成玉带;背靠柯朱山,壶山山脉为其祖山,形成风水宝地“凤穴” 。吸引了柯朱开基祖柯瑛自宋皇祐元年(1049)从莆田武盛里西山古楼兜(今平海镇西柯村)迁徙安乐里柯山(今灵川镇柯朱村)开基肇业,繁衍至今近千年 。
柯朱村柯氏家族开科发甲,兴旺发达 。宋代已成为望族,绵延五代,柯岳、柯进德2 人登进士,4 人特奏名进士 。至明代,科甲联芳,英才辈出,绵延七世竟联登九进士,独占鳌头,谱写了科举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令人惊叹不已!其中柯潜,明景泰二年(1451)状元;柯维骐,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遂疏终养,居家历时20 年著成200 卷《宋史新编》,为明代著名史学家 。柯昶,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卒赠工部右侍郎 。
柯朱村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柯朱学校(小学至初中)自2010年起组织编辑《柯潜》校本教材;2012 年4 月朱国胜、柯炳南编著《状元世泽》宣传册,期以柯氏那段辉煌的科举文化历史来激励后学 。柯朱村的柯潜故居、柯氏祠堂、状元坊等建筑于“文革”中被毁,柯潜墓及其父母、祖父祖母墓于上世纪70 年代初“破四旧”时遭破坏,柯潜墓室一空,尚未修葺,痛惜不已!今遗存柯潜祖母、柯潜母亲的墓志铭二块,柯维熊进士匾1 幅,柯维熊木主牌一块,柯潜故里一拱门上的 “学士里”明代石额一块 。现综述之,以存史料 。

一、柯母林孺人(柯潜祖母)墓志铭

柯潜祖母林孺人墓在灵川山门里,“文革”中墓被毁 。2007 年暑假,灵川青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柯华江(柯朱村人)前往灵川山门村外婆家探亲,途经山门村一村民家龙眼树下,见洗衣池有一墓志铭,走近一看居然是柯潜祖母林孺人墓志铭,十分惊喜 。他与该村民联系交谈,原来文物贩子想以50元低价收购,不卖 。华江与其较熟悉,征得该村民同意,赶紧用摩托车运回柯朱村,对此墓志铭进行清洗,拍照,抄录铭文 。并将此墓志铭交由村里保管 。
此行采风,笔者与华江交流,想写《灵川柯朱村遗存石刻木刻》一文,他十分支持,并热心提供二块墓志铭、照片及其铭文初稿 。我们对墓志铭上的部分难辨之字进行探讨,对铭文内容断句标点也进行交流 。柯潜祖母林孺人故邑醴泉里玉湖名家,系出唐林九牧 。配柯潜祖父德平君 。育子2 人、女2 人,孙男6 人、孙女3 人,曾孙女3 人 。林孺人生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十七日,景泰二年(1451)十二月十五日卒,享年70 。于景泰七年(1456)十二月二十五日奉柩葬其里山门(今灵川镇山门村)洪林之原 。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长孙柯潜请太子太傅、户部尚书陈循撰墓志铭文,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林文书丹,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萨琦篆蓋 。其墓志铭高54 厘米,宽59 厘米 。铭文如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