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羊技术,适量饲喂


种草养羊技术,适量饲喂

文章插图

常识:选用适宜品种,选择紫花苜蓿、各牧70对黑麦、串叶松香草 。确定适度规模,根据家庭劳力情况、设备条件确定养殖规模,再由养殖规模确定种面积 。确定适当茬口并且适量进行饲喂 。鲜饲利用技术可分为收割时期和思维方法 。干草利用技术的甘草加工和喂饲方法 。青贮利用技术的收货时期和青贮方法以及喂饲方法 。
种草养羊技术,适量饲喂

文章插图
一、种草养羊常识
1、适宜品种:可以选择紫花苜蓿、各牧70对黑麦、串叶松香草 。三叶草、聚会草、鲁梅克斯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牧草品种 。
2、适度规模:应根据家庭劳力情况、设备条件确定养殖规模,再由养殖规模确定种面积 。一般情况下,三亩饲草可供15-20只成年率全年饲用 。羊的繁殖速度较慢,年增长率只有年初母羊数的3倍左右,所以牧草的种植面积要视种羊基数和发展速度而定,做到既满足供应又不致浪费 。
3、适当茬口:确定牧草茬口布局的原则是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保证学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青饲草 。紫花苜蓿与冬牧70黑麦合理搭配种植,可保证羊一年四季青饲料的均衡供应 。鲁梅克斯K-l杂交酸模田套种多花黑麦草或冬牧70黑麦 。
4、适量饲喂:成年羊每天需青饲料4千克左右,青鲜牧草饲喂过多容易引起拉稀 。在青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精饲料中糠麸的比例(糠麸应占精料总量的40%左右) 。鲁梅克斯K一1杂交酸模含水量更高,饲喂时更要适当控制 。紫花苜蓿、三叶草单一饲喂易引起臌胀痛,应与其他牧草搭配饲喂 。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苗期株内含氢氰酸,收割后应稍加晾晒再饲喂 。
二、鲜饲利用技术
1、收割时期:用于鲜饲的豆科牧草收割时期稍早些,一般在初蕾期至现蕾期刈割为宜,每年收割3~4次 。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宜在孕穗初期或稍早开始收割,最后收割的生长期不宜超过抽穗后期,每年收割1~3次 。稗子宜在孕穗期开始刈割,最后割完的生长期不宜超过乳熟期,每年收割2~3次 。
2、饲喂方法:适时收获的牧草经过稍加晾晒后直接投入畜舍让羊采食,这种饲喂方法不科学,虽然利用方便,但损失浪费严重 。在生产上一般把新收获的鲜草经过适当加工后再喂饲羊 。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 。
(1)机械切短:利用切短机械进行适当切短后再喂饲羊,切短长度为2~3厘米 。
(2)牧草揉碎:对于饲用高粱、高丹草等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禾本科牧草,利用柔碎机进行揉碎后,提高了粗纤维消化率,增加了适口性,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 。每天适宜饲喂量绵羊10千克,山羊8~9千克 。饲喂比例一般豆科牧草占30%~40%,饲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稗子占60%~70% 。
三、干草利用技术
1、干草加工:紫花苜蓿、稗子、苏丹草及其杂交种可以加工成优质干草,饲用高粱晒干后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一般不适宜加工干草产品 。紫花苜蓿用于加工干草收获适期一般从现蕾期到初花期,此时收获能保证草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稗子、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适宜的刈割期为抽穗期 。干草加工方法一般采用自然干燥法,即适期收获的牧草刈割后,顺垄搂成草趟子,就地摊晒,尽量摊放均匀,根据干燥情况及时翻晒,使草趟子中所有的牧草都能够充分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晾晒6~7小时后,将紫花苜蓿捆成重约1~2千克的草捆、禾本科牧草捆成重约4~5千克的草捆,就地码成“人”字形草堆,继续干燥36~48小时后,牧草茎秆用手很容易折断,就调制成含水量15%~17%的青干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