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养殖技术,刺猬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刺猬的养殖技术,刺猬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文章插图

养殖刺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喂动物性食物,也可以喂植物性食物 。根据刺猬喜欢独居的习性,人工饲养最好成对饲养,如果可能的话,请试着用一雄多雌的方式饲养 。冬季圈舍内温度必须保持在10~15℃以上,可让刺猬不进入冬眠 。春天开始后是刺猬发情交配的时间,应该要多观察 。还要严防黄鼠狼的侵害 。
【刺猬的养殖技术,刺猬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刺猬的养殖技术,刺猬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文章插图
一、刺猬的引进
1、从自然界中引种,要进行驯化,让刺猬家畜化 。野生刺猬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 。因此,人工养殖不仅能解决人们的药用和食用需求,还能保护刺猬的自然资源 。此外,人工养殖设备简单,饲养管理简单,经济效益好,是一个有前途的养殖项目 。
2、家养刺猬要一雄一雌同窝,一般4~5月自然发情交配,年产1~2胎,2~4岁刺猬都有繁殖能力 。母刺猬发情期躁动不安,阴部有分泌物,孕期60天左右,每胎生育4~6只,最多生育8只 。刺猬受精35天后体重增加,45天后行动迟缓,会阴部轻度水肿,产前寻草建窝 。刚产下的仔猬有软刺而无毛,大约20小时后软刺竖起,并且发出“吱吱”的叫声 。初生体重为13~15g,仔猬出生后3天软刺变硬,逐渐增加,10日龄睁开眼睛,20日龄长牙并且可以走路,30日龄左右可以吃食,哺乳期为40~50天 。3个月的刺猬平均体重达到320~350g,平均月体重增加100g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后100天之间是刺猬成长最快的阶段,要精心管理,以保证和提高皮的品质和张幅 。
3、引种时要注意去除体内外寄生虫 。外寄生虫主要有硬蜱、痒螨和疥螨等 。硬蜱呈黑褐色,可人工抓除,痒螨使身体表面的皮肤出现粉末状的白点和皮屑,疥螨使皮肤变成黄色皮痂 。治疗可以使用0.05%的“克螨特”浸浴,每次3~5分钟,间隔7天,连续3次;或者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定期注射肌肉,每千克重注射0.2毫升,除可杀灭螨外,对蜱及泡翼线虫也均有效 。内寄生虫主要有泡翼线虫和裂头蚴 。泡翼线虫寄生于刺猬的十二指肠,使刺猬呕吐,呕吐物有时带血,排出黑色稀粪 。治疗采用双酸噻嘧啶,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5~10毫克 。今后每年定期驱虫1~2次 。裂头蚴寄生于刺猬小肠,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动物食欲不振,腹泻和便泌交替发生 。治疗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 5~10毫克,或氢溴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2~5毫克,口服1次即可,之后每年服用1~2次,作为预防性驱虫 。
二、刺猬养殖场舍建造及准备
1、根据刺猬喜欢独居的习性,人工饲养最好成对饲养 。如果可能的话,请试着用一雄多雌的方式饲养 。下的兽舍条件以成对饲养为标准 。
2、圈的形式为封闭式,最好坐北朝南 。砌砖墙,南面有门通往运动场,东面做一扇窗户,水泥地面,面积2平米,墙高1.8m 。封顶用的是和围栏一样的铁网 。运动场西侧种些树木 。在圈内和运动场都放一个木箱,便于其休息 。
3、以上方案考虑饲养人员进入里面管理,所以高度为1.8m 。另一个方案是饲养人员在圈外工作,所以圈舍不必这么高 。具体是:圈舍面积为2平方米,水泥地面,砖墙,不设窗户,高80cm,顶棚为木板 。在顶棚木板上制作30cm~30cm的活动盖,用于清扫和投食 。舍内有一个25cm×20cm的孔通往运动场 。运动场面积4平米,高度80cm,围栏顶棚和铁网与上方案相同 。只是在顶棚中间打开一个30cm×30cm的活动盖,用于清扫、喂食等管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