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图片真实 刘氏宝地风水图片大全


在定海白泉的米林社区,有一个村叫水管口村 。这名字奇特,又通俗直接,冲着这地名也值得去一探究竟 。
到了水管口,却发现这里有深宅大院,有古老的故事,有不错的环境,总之,看点颇多 。
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天启年间,刘氏族人迁来此地后,便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更有一幢精美大宅,默默诉说着几百年的家族荣耀 。
总之,水管口这地方,可看 。
一个多水的山岙
沿着定北线(也就是白泉到北蝉的老路)行进,不久便能看到米林社区的车站,这时就进入了水管口村的地界 。
这条公路从水管口村中间穿过,把村子一分为二,这里其实就是一个两山之间的谷地,是个狭长的走廊 。
行走在乡间,这个时节,天高云淡,青山色彩渐浓,有一条小溪在公路边流淌,田里的庄稼丰美,景致实在不错 。
水管口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村民纷纷把手指向了公路边一个池塘,就在村子老年协会的后方 。
82岁的刘小忠老人说:“这个池塘的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就算最旱的时候也不会干涸,所以人们就把池塘所在的地方叫水管口了 。”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山谷的水很多,这个地名就成了整个村子的名字 。
其实最早,人们口中的地名应该是“水灌口”,一直是口口相传,直到要定地名的文字时,才用“管”字替代了复杂的“灌”字,相反在舟山话中发音相同,村民也就乐得方便 。“这个村子到处有井啊,水特别多,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井,而且井水也是常年不干的 。”刘小忠说 。
村民都说,这里的地下水资源很丰富,不管什么地方,只要往下挖一人高的深度,就会有水渗出 。这是经过验证的,近几年,村子大兴土木造新房子,在挖地三尺时,很多人都碰到过这个情况 。
刘氏家族聚居上、下文
水管口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上文、下文和岙底陈,岙底陈在南面的一个山岙里,而上、下文是连在一起的,公路南侧是上文,北侧是下文 。
上、下文就是白泉刘家的聚居之地 。事实上,在村民的口中,水管口仍是指那个池塘附近的地名,而上、下文才是他们有家族认同感的地名 。
舟山话中,“文”其实就是“份”,意思是家族中的一支,相当于“一份人家”(一户人家) 。在舟山大姓家族聚居的地方,就常常有“上文”、“下文”、“大文”、“小文”、“三文头”、“四文头”这样的地名,这就是对于兄弟分家后,所在地方的通俗称呼,长兄的家族所在地叫“上文”、“大文”,比如排行老三的兄弟就叫“三文头”等等 。
从白泉刘家的家谱来看,刘氏是明朝的天启年间从镇海北乡贵泗桥迁来的,而刘氏最初的发源地则在四川 。迁来后,下面就分成了上文、下文两个支系,如今已繁衍生息了十四五代人了 。
而下文的刘氏又称“炭山刘”,因为下文北面背靠的大山很久之前被山火烧过,俗称“炭山” 。这里还有一个叫“大树蓬”的山坡,山上都是百余年的老樟树 。
上文背靠的大山被当地人称为“仙人山”,因为山岗上有一块大石,上面有一个完整的脚印,正指向东方的黄杨尖 。村民传说,有仙人在此踏了一脚,要跨到黄杨尖上去修行 。据说黄杨尖上也有那么个脚印与之呼应,甚是神奇 。
有山有水有神仙,在刘家人看来,这片地方正是风水宝地,让刘氏发展壮大,枝繁叶茂 。
绝美大宅见证刘家繁荣
在下文的一个巷弄内,一座威严的大宅门让初到这里的人有些措手不及,就如同在沙漠中看到一座宫殿 。询问之,原来此宅就是2010年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的下文刘氏民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