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口样品瓶 蟹钳口风水宝地


【钳口样品瓶 蟹钳口风水宝地】
我爱故乡的小河(之一)
作者:乐悠悠
我爱故乡,更爱故乡的小河 。
我游过黄河长江,也游过东海南海,但总觉得故乡的那条小河最美 。因为,它是我的母亲河,它饱含着对我的养育之恩 。
故乡的小河没有确切的名字,它紧邻村北,不足百米,人们都习惯叫它“北河”,也有人称它“河上” 。北河实际是由三条小河交汇而成 。正北方那条小河从马营村流过来,我们叫它马营河(亦有称“战沟”的,据说为了阻挡“老日”的战车,人工又开挖过 。);西北方向经施河村流过来那条小河,人们称它施河;正西方流过来那条河,后来听说它叫晋河,可能是下游不远处有座“晋桥”而得名 。晋河流经上游的黄石碑、下暴、西陈营等,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河床深、水势大,有很多潭窝,最有名的如洗澡坑、拐弯潭、二潭窝、白蜡渟等 。
北河具体发源于何处?没人考证,也没有文字记载 。三条河经老家村北汇聚成一条河,自西向东流入桐河,注入唐河汇入白河,交汉水进长江,最终流向大海 。故老家属长江流域 。
我从小没出过家门,不知天高地厚,直到成年,也没见过外面的精彩世界、秀丽河山,只知道家乡有条美丽的的小河,它是我的炫耀、骄傲 。那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新的空气和香气四溢的野花,丰富了我的想象,一河两岸,像一幅静美与动感交织的油画,铺展在平坦开阔的河滩上,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
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幻,自然景观轮番登场,河上美得沁人心扉,美得心旷神怡,美得留恋往返 。就连那鸡、鸭、鹅,还有牛、羊、猪,每天清晨当家人打开笼舍,它们迎着朝霞的曙光,或排着队大摇大摆,或扑棱棱,或急不可待地向河上狂奔 。它们吃嫩草、觅野虫、食鱼虾、啄螺狮、啃草根,当晚霞夕照,它们吃饱喝足,歪着嗉子、撅着肚子,“哞哞哞”“咩咩咩”或“嘎嘎嘎”不停地欢叫着返回各自家门 。偶有贪玩者,主人们响亮的叫着它们的乳名“咕咕咕(叫鸡)”“噜噜噜(叫鸭)”“啦啦啦(叫牛)”或“隔隔隔(指混群的鸭子)”当它们听到这熟悉的集结号,才情不自愿地按着指令回到各自的宿舍 。现在想来,那是多么动人的画景啊!
故乡的小河,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勤劳朴实的乡民,也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故事 。
据传说:河北岸马营村,有个大财主叫马震风,良田千顷,财产万贯,方圆数十里,均是他的佃户 。他在河上建有三盘水打磨,靠水力替代人力,很有名气 。人们赞美他:“三盘龙拽磨,七顷不靠天 。”他竟夸口说:“要得穷了我,除非鸡子杀人鱼放火 。”俗话说:“能吃过天食,不说过天话 。”结果应验了:有一年他家建新房,工歇时,泥工的瓦刀被鸡子从高墙上蹬落,正好砸死了下面的人 。又一次,丫环妮将一条刚从河里逮来的活鱼放入锅道,准备烧熟解馋 。谁知她因急事走出,鱼从锅道蹦出,不料火星燃着了灶火的柴草,顿时狼烟四起,大火漫天,损失惨重,从此马财主走向衰落 。
我记事时,一河两岸古柏森森,杨柳低垂,古木参天 。当你走进林中,遮天蔽日,风声鹤唳,阴森惊悚,令人毛骨耸然 。河面上时常飘起如纱薄雾,虚幻缥缈的缠绕在绿树间 。高大的柏树和小叶杨擎起很多硕大的鸟巢 。
站在村北的后塚上,举目眺望,北河两岸是一望无际的沼泽湿地 。只见一群群白鹭、野鸭翩翩起舞,嬉水觅食;清清的小河水,水波粼粼,缓缓地流着;时见渔夫划小船,吆喝着鱼鹰捕鱼;在细雨朦胧的雨雾中,农夫们正在水田里忙着插秧;河面蒸腾的水雾里,烟柳摇曳,好一派江南风光,美极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