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生来大姨妈都怎么办


估计大家都对「月经」这个词并不陌生,月经就是指子宫内膜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的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
它另外还有个十分亲切的昵称,叫「大姨妈」,而在古代人们则更多称之为月水、月信、月事 。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里写道:
「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 。经者常也,有常规也 。」
听着文艺,但其实每个月的那几天简直要了我的小命 。
不过每次看到电视上的古装剧我都会疑惑,为什么不见古代女生有月经痛经这个烦恼呢?
尤其是那些穿越剧,从未见过女主到了古代提及月经之事 。
于是我就特别好奇,古时候人们是怎么兜住月经的呢?
【古代女生来大姨妈都怎么办】 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卫生巾的发展史吧 。
原始时代
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生理健康意识,早期人类的女生们所使用的工具特别原始,比如干草、树叶、软化过的纸草叶子、天然海绵 。
当人们学会狩猎后,古人就开始使用兽皮和羽毛等吸水性更强的材料 。
月事带时代
到了封建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了 。
那时候人们逐渐掌握了纺织技术后,制作出了「月事带」 。
她们会将布做成10厘米宽的长条形状,两头各有一条细长的绳子,用来系在身上 。
有钱人就会用丝绸制作的月事带,心灵手巧的女孩子还可以在上面绣上图案 。

古代女生来大姨妈都怎么办

文章插图
她们会在月事布的正中间设置一个小口袋,里面填充草木灰 。
草木灰就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具有吸水、杀菌作用 。
月事带用完一次,她们就将里面的草木灰换掉,洗净然后晾干 。
有的贵族家庭会用棉花或纸张代替草木灰,但吸血效果不及草木灰好 。
月事带的更换条数,同样是根据贫富程度来决定,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也就一条月事带了 。

古代女生来大姨妈都怎么办

文章插图
因为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中国女性羞于谈性及与性有关的问题 。
月事带这种「黑科技」的东西都是独门秘传,其制作方法都是母女相传,并没有公开制造和售卖 。
在国外,卫生巾被发明出来之前,她们使用的是与我国月事带相类似的东西 。
英语里面有一句俚语叫做「on the rag」,字面意思为「在破布上」,实际上就是来月经的意思 。
在当时,她们同样会用自己动手做布来吸收经血,甚至还有公开的教程 。

古代女生来大姨妈都怎么办

文章插图
但是用布做的卫生用品,清洁起来实在是太麻烦,而且反复使用也不能保证其卫生 。
于是,一次性的卫生护垫和抛弃式卫生巾的出现,改善了女生们经期的难题 。
卫生巾时代
1888年,欧美发明的一次性月经护垫(Southall's Towels)上市,这是世上出现最早的一次性卫生巾 。
但是其价格高,而且当时社会观念保守,很少有人愿意去购买 。

古代女生来大姨妈都怎么办

文章插图
1914年,美国的金伯利公司研发出了纤维棉(Cellucotton),虽然名字带「棉」字,但它并不是棉花 。
它是具有抗菌型、且高于纯棉数倍的吸水性的纤维材料,并且在一战时被广泛应用在抛弃式绷带和其他医用产品中 。
一次意外,法国的护士小姐姐发现这种材料的吸收经血能力比普通布条更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