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养殖池水草栽植技术,水草的种类有哪些


螃蟹养殖池水草栽植技术,水草的种类有哪些

文章插图

养殖池中的水草种植应以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为主,以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这样搭配可达到调节互补的作用 。但是沉水植物、浮叶和漂浮植物最好栽种在深水区,而浅水区最好栽种挺水植物 。此外,螃蟹养殖还应注意水草的适口性和多样性,采用正确的栽植方法,并做好养护管理 。
螃蟹养殖池水草栽植技术,水草的种类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水草种类
螃蟹池中的水草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以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进而达到调节互补的作用 。沉水植物主要包括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挺水植物主要包括蒲草、芦苇、茭白等;浮叶植物主要包括荇菜、莼菜、菱角等;漂浮植物主要包括水花生、空心菜、浮萍、青萍等 。
二、总体布局
螃蟹池深水区最好栽植沉水植物以及浮叶和漂浮植物,浅水区最好栽植挺水植物 。河蟹养殖池应注意保持适口水草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
三、种(栽)植方法
1、伊乐藻
伊乐藻发芽快,长势快,在早期其他水草尚未长起来时,只有它能为河蟹生长、栖息、脱壳和避敌提供理想场所 。伊乐藻生长期长,可再生,冬季也不枯萎 。然而伊乐藻不耐高温,当水温达到30℃时,基本上停止生长,也容易臭水 。因此,伊乐藻的覆盖率应控制在20%以内,养蟹者可以作为过渡性水草种植 。伊乐藻在冬天和春天栽插,方法是将3-5株作为一束插入泥3-5厘米,留泥上15-20厘米;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用量(667平方米使用量,下同)为10-15公斤 。种植区的水位约为30厘米 。伊乐藻也可以截成10厘米长的茎,像插秧一样,一束接一束地插入有淤泥的池塘(每束10-15株),株行距为20厘米×20厘米,用量为40-60公斤 。
2、轮叶黑藻
轮叶黑藻的特点是耐高温、生长期长、适应性好、再生能力强,是河蟹喜欢的水草之一,适合于光照充足的池塘及大水面播种或栽植 。轮叶黑藻被河蟹夹断后能节节生根,生命力强,不会败坏水质,因此这种水草的覆盖率可达40-50% 。栽植采取移栽植株法,谷雨前后采集水草,用湿粘土包根或包茎节捏成团,投入水域,使用量为30公斤,也可以收集种子在第2年春天播撒,任其自然成长 。
3、苦草
苦草容易栽植,产量高,耐高温,具有脆嫩的特点,是螃蟹喜欢的植物饵料,在养蟹水域有“水下森林”的美称,其覆盖率约为20% 。清明前后,气温达到18℃时,将草放入蛇皮袋浸泡7天后,连袋捞起晒1天,再放入水中浸泡1天后,之后拌泥土均匀播洒,使用量在50克左右 。6月中下旬可以分蘖出足够密度,播种初期(4-5月)保持浅水位,有利于草芽的生长 。
【螃蟹养殖池水草栽植技术,水草的种类有哪些】4、水花生(莲子草)
水花生适应性强,陆地、水面都能生长,耐寒性强,气温10℃可萌芽生长,河蟹喜在上面栖息、摄食,覆盖率为10-20% 。水花生在养蟹水域采用移植方法,在蟹种放养前后移植,用竹桩、木桩或三角架固定 。
5、浮萍
浮萍的生存适应性强,冬芽沉入水底越冬,早春浮在水面上,萌发为新个体 。浮萍是螃蟹喜欢的植物饵料,可采用培养法,一般以20-30平方米固定1个1-2平方米的三角架,将浮萍固定在螃蟹池水面上繁殖,补充其他水草的不足 。
四、养护管理
1、前期护理
养殖前期要稳定并促进水草根系生长,使水草植株矮壮、叶面宽大 。根系好,水草长得好,不易漂浮,吸收池底养分也多,水草生长健康 。前期水位以水草基本达到水平面为准,之后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位也必须逐渐上升 。3-4月,尽量控制水位,保持水深40-60厘米,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有利于水温上升,保证水草在充足的光线下发棵 。根据塘口肥瘦程度施用高效复合肥、发酵有机肥或生物肥 。水体过瘦,水草生长势差,增加水体肥度,提供水草生长所需的养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