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铁牛”挖出时是在济南历下区文庙东邻的庠门里 。
庠门里位于东花墙子街北首,南北走向胡同 。街西面是文庙高大的围墙,走在街巷朝北望去,尽头是一面死胡同,岂不知走到北面的一半时,右手有条很窄的东西巷叫泮壁街,可以通到百花洲 。
“庠”(音祥)是古代学校的称谓 。古代的庠门位于府学大门内,是府学建筑的一部分 。庠门左有刻着满汉文字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后来庠门处成为街巷 。
“里”,是里弄、胡同的意思 。因为文庙的东门恰好在这条街上,所以起名庠门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街上还有一座历下区青少年宫,最早叫芙蓉街幼儿园,后来改为大明湖小学的附属幼儿学前班,我儿子小时候曾在这里入过班 。21世纪后大明湖小学搬迁到了按察司街,这个附属学前班改称为大明湖幼儿园 。

文章插图
(1994年在庠门里的大明湖小学学前班 。左为我六岁的儿子)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刻印的《历城县志》记载,济南有“三山不显出高官,四门不对出王位”之说,庠门里的铁牛山就是其中一山 。另外两座是历山(位于历山顶街)和灰山(位于二郎庙街) 。
【山西大铁牛 铁牛山风水讲解大全】对铁牛最早的记载是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郡国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就有人把它当作“神物” 。在民间有人称之为“镇城之宝”或“镇水之宝” 。
2001年10月2日,经有关人士呼吁,被人们传说了上千年有济南“镇水之宝”之称的铁牛,在庠门里街2号的屋基下被挖出(庠门里街和东花墙子街交汇处路西的一家馒头作坊,而不是像网站媒体上多家单位所说的12号 。我问询过此街的老住户,说从来没有个12号,房号是从南往北数起,走到尽北头了也才是9号,况且挖出铁牛的地方还是在街的南首处 。)

文章插图
(作者拍摄于2019年的“铁牛” 。牛头、牛嘴、牛眼和俯卧的身躯都很明显)
“铁牛”长1.5米,宽约0.6米,高约半米 。重约6吨,貌似牛、似铁非石、表面凹凸不平,重约6吨,当时我还带着胶卷相机去现场拍照过 。后来几次搬家不知照片丢失哪儿去了 。
“铁牛”又被济南人称作铁牛山,被济南人传说了上千年,可谓家喻户晓 。
铁牛最早是卧在济南府学文庙玉带河西南的土中,后来逐渐沉入池中 。再后来世事变迁,河面瘀塞,消失,地面增高,街道出现,铁牛就埋没在庠门里街的地下了 。据当地老人祖增之回忆,1958年“大炼钢铁”时,从泮池小河北边东墙根下曾经挖出过这个“铁牛”,还有一块刻有“卧牛山”的石碑,人们是想把这个“铁牛”也冶炼了 。但是这个铁家伙打不烂,砸不碎,无法“炼钢铁”,只好作罢,又埋入了地下,幸免一劫 。2001年出土后被运至济南市博物馆存放 。2009年底,铁牛又被运回放置在文庙中,并建“铁牛亭”予以保护存放,供游人观赏 。
《后汉书.郡国志》载:东平陵、历城皆产铁 。古人在临水处多以神牛镇之,这是否是古人铸造的镇水之物呢?
《续修历城县志》载:“府学启圣祠前玉带河西南,有石陷入土中,黝黑而光泽,如卧牛状而微露其脊,俗呼铁牛 。”
- dd啥意思
- 郑州地铁几点关门时间
- 煮蛋器煮蛋要多久
- 双湖大道地铁时间
- 没开袋的大米怎么保存
- 大蒜和芒果能一起吃吗
- 意大利面煮不烂的原因
- 2015全面为大家解密爆款
- 官印相生走伤官大运好不好 官印相生走伤官大运
-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于哪个朝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