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行为分解 。
很多的营销者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希望一则广告、一个推广活动,能够解决消费者所有问题,一下让消费者掏腰包 。
俗话说,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这在多数情况下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尤其是针对高价值、高介入度、高关注度产品 。

文章插图
我们知道消费行为是复杂的,从消费反应上有四个反应层次模型:注意兴趣欲望行动(又称AIDA法则),从购买决策过程上有5个阶段模式:问题认识-信息收集-方案评估-购买决策-购后行为 。
【让消费行为“容易发生”的四个方法】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把你的消费者推向更高的购买阶段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
十几年前,老叶(叶茂中)对我说:“老苗你软文写的好,这很牛逼!”当时年少轻狂的我心想:“老叶你能看出我软文写的好,这更牛逼!”确实,咋一看内容,我当时写的软文跟普通软文没啥区别,但效果却截然不同 。如果一篇普通软文能来50个顾客咨询电话,而我写同样篇幅的软文至少能来200个咨询电话 。
其实诀窍很简单:普通保健品软文,都是写病理、承诺、典型病理、专家背书等等,总之是各种好 。目标是希望唤起顾客的购买欲望,让顾客看了软文就掏钱 。而我没这么贪婪,我的目标就是让顾客打电话或者到药店去看看,这就容易的多,只需要多描述一些其他顾客的电话场景或到药房的场景,通过这些行为最后解决了最终问题 。电话自然被打爆 。
这就是消费行为分解 。很多情况下,你不需要让顾客一下就掏钱,只需要把他推向更高的购买决策阶段就行了 。
还是回头敬佩一下老叶,因为他在分解消费行为方面做了件更牛逼的事儿——海澜之家的广告策划 。
当时的男装广告基本都是在“耍个性”、“劈情操”,如“不走寻常路”、“简约不简单”、“男人对自己狠一点”,希望通过品牌个性的塑造来获取消费者认同,即上面提到的从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角度获得价值,从而让顾客觉得“值得买” 。
然而,海澜之家的广告创意可真是“没走寻常路”,广告语**,“男人的衣柜”、“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这在一些有创意的广告人看来绝对土的一比,当年如果有十大土的掉渣广告评选,这个广告语会当仁不让 。
可让那些“有创意”的广告人想不通的是,创意四射的“不走寻常路”、“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简约不简单”基本都洗洗睡了,可土的掉渣的“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还在不厌其烦的播着,看样子还会继续播下去,而海澜之家也成长至年销售额近两百亿规模的企业(广告的成功是一方面,海澜之家的成功在定位上也值得学习) 。
如果营销者熟悉消费行为分解,就能看出海澜之家这个“土”广告,包含着很高明的策略 。这个广告没有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如何、品牌如何,它试图影响的消费行为是:你每年到我店里来两趟,买不买随你,逛逛就行 。这比鼓动消费者掏钱容易多了 。
可一旦进了门,终端展示、店务管理、营业导购,那可都不是吃闲饭的,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你是买啊还是买啊,绝不强求 。多数人还是赤手空拳进去,大包小包出来 。所以有人吐槽:怪不得一年只让去两次,多了去不起啊!
这就是消费行为分解的力量 。
第二个方法是“正确的激励” 。
我们来看一个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的经典案例 。
有必要先对霍大师做个介绍,霍普金斯是被奥格威称为“改变了他一生”的人 。他把科学尤其是消费行为科学带入了广告,并发明了很多营销方法,包括我们今天广泛运用的派样、测试行销、强化铺货率和优惠券促销等 。他的著作《科学的广告》是现代营销学和广告学的奠基作之一,被奥格威评价为“不把这本书读七遍,任何人都不能去做广告” 。
- 麸子的风水作用是什么
- 海盐能吃吗?
- 马云今天的双11怎么样? 马云称双11是网民的
- 淘宝破零让家人帮忙买算违规吗?前期如何实现销量破0?
- 隔夜酒怎么避免酒驾
- 上班干副业能让同事知道吗 搞副业要不要告诉同事
- 怎样让被窝暖和
- 上海大型核酸时装秀讨论
- LED灯具广告语有哪些
- 如何让衣服保持淡淡香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