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布菌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 。内蒙古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李林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布病是自然疫源疾病,病菌在易感染动物中间散播,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且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造成人和兽共生病的现象 。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 。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 。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 。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教授郝永清介绍说,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消化道传播主要通过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菌污染的飞沫、尘埃 。
“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呼吸道途径感染 。”郝永清说 。
实验室规范操作可避免布菌传播
“人的布病主要来自动物传染和实验室污染,人患布病,肯定是接触的布菌量比较大 。”在郝永清看来,布菌在动物身上主要在关节和生殖系统,动物肉里含菌量很低 。“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免疫力,正常人吃肉接触的菌量少,自身免疫系统就可抵抗,一般不会成为布病病人 。”他说 。
“如果接触动物时没做防护、没戴口罩,就能通过呼吸、皮肤接触感染;实验室则是另一条途径,若通风不好,布菌污染环境后容易形成气溶胶,再如果防护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 。”郝永清说 。
郝永清介绍说,按照国家规定,做布菌的实验室是P3实验室,要达到生物安全3级标准,“若不在这样的实验室进行布菌实验,就会造成感染等严重后果 。”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郝永清经常带学生进行动物实验,十分注意临床实验的防护 。“在临床上接触牛羊,都要做好防护工作,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同时,对牛羊要进行检验检疫 。”他说 。
对于出现大量布菌感染情况,李林川认为,该菌的传播渠道清楚,对具体的情况要进行具体的科学调查 。“按理说,常规实验室应该有生物安全的严格规定,按正常情况,只要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就可以避免感染 。”他表示 。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布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 。
郝永清说,布菌在人与人之间罕见传播 。“人一旦传染布菌,若能早发现,在急性期,治愈没什么问题,应该说90%以上能治好 。”他说 。
据介绍,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 。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等 。
“若人感染布菌后,一旦转为慢性,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 。郝永清表示 。
“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要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购买肉食要通过正规渠道,买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制品 。”李林川说,普通人只要确保肉食品质、减少与动物接触,职业人群按规定做好预防和控制,就可避免布菌感染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兰州12月10日电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