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马富春
对于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疑似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菌”)感染事件,来自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地方病办公室的最新消息称,截至9日,兰州兽研所已有317名师生接受布鲁氏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阳性 。
记者今天从兰州大学了解到,12月9日晚,兰州大学已组织该校医学院的部分师生进行布病抗体检查 。校方称,“学校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已安排对有可能接触了有关实验动物的师生做全面筛查,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具体情况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结果为准 。”
来势汹汹的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该病通过什么渠道传播?为何在科研机构高发?布病会对人体有何影响,以及该如何防治?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
短短5天,感染人数大增
据了解,日前,兰州大学已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相关单位对接触过从兰州兽医研究所购置实验动物的师生进行仔细排查,要求其妥善做好有关实验动物的处置和实验室的消毒工作 。“学校将举一反三,强化实验动物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兰州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兰州市卫健委地方病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卉表示,目前兰州市卫健委掌握的情况就是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的情况,并不掌握其他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情况,有最新动态,将及时发布 。
近期,来自兰州兽研所的布菌感染可谓来势汹汹 。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12月6日发布的《关于疑似布鲁氏杆菌感染事件处置情况通报》显示,11月28日至29日,该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布菌病血清学阳性 。
兰州兽研所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关闭相关实验室并开展调查 。截至12月6日,该所共检测263名人员,经甘肃省疾控中心确认,呈现血清学阳性增加至65人 。12月2日首次报告,到12月7日,短短5天时间,兰州兽研所感染布菌的人数从4名增加到96名 。
记者今天从甘肃省卫健委处获悉,12月2日,国家卫健委、甘肃省卫健委、兰州市卫健委均已介入调查此事 。对于是何原因出现如此大规模布菌感染,该委宣传处负责人苏平表示,目前还没有调查结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最新情况将由兰州市卫健委对外发布 。
布病多发,人畜间易感染
布病是一种多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2016年农业部发布的《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显示,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报告发生人畜布病疫情,该病在我国也曾有广泛流传 。
来自农业部门的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我国布病疫情严重地区人畜感染率达 50%。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加大防控力度,该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部分地区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持续上升势头 。
据统计,2015年,全国报告人间布病病例56989例,人间病例仍处于历史高位;畜间布病流行严重地区的15个省份,监测阳性率同比上升0.38%。据对布病重点地区22个县248个定点场群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牛羊的个体阳性率分别达到3.1% 和3.3% ,群体阳性率分别达到29% 和34%。
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来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显示,该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 。
布病是一种由布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