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河水系图 穆棱河水流入什么地方


穆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29°45\'19"至130°58\'07",北纬43°49\'55"至45°07\'16" 。东与俄罗斯接壤,南连绥芬河、东宁等国家一级口岸,西接牡丹江市、镜泊湖;北靠煤城鸡西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市总面积6187平方公里,辖6镇2乡127个行政村,人口30万(2011年) 。

穆棱河水系图 穆棱河水流入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远古时期是肃慎居地 。东汉以后,为肃慎的后裔挹娄 。北朝的勿吉疆域 。1943年10月后,先后隶属东满总省、东满省管辖 。1995年,撤县设市 。
穆棱是“中国大豆之乡”和“中国红豆杉之乡” 。著名景点有:六峰湖、雷锋水库、东北红豆杉资源保护区、苇子沟瓜果生态园等 。
2018年10月,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穆棱市排第99名 。
历史沿革
人杰地灵
穆棱以穆棱河得名 。穆棱境域,远古时期乃肃慎居地 。东汉以后,为肃慎的后裔挹娄,北朝的勿吉疆域,唐朝渤海时期为牧马场 。穆棱市近代开发始于清同治二年(1863 ),宣统元年(1909 年)建置穆棱县,1946 年2月1日成立穆棱县民主政府,1954 年2月23日穆棱县人民委员会成立,1967年4月21日组成穆棱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9月29 日恢复穆棱县人民政府建制 。1995年4月8日根据国家民政部民行批[1995]18号和黑龙江省民政厅民行地[1995]33号文件精神,撤消穆棱县,正式设立穆棱市,穆棱市人民政府成立 。悠悠岁月,历经沧桑 。回首历史,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炎黄子孙戎边拓野的辉煌壮举,可以听到数百位捐躯的民族英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这片青山秀水,不仅孕育出一代代热血儿女,也为国家造就了一个个栋梁中坚:有胆识过人、功绩卓著的部、省级领导;有指挥若定、运筹帷幄的将军、司令;有满腹经纶,或攻关于科研机构,或执教于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有投身商海、事业卓著的海外侨胞,……他们虽然远离了故土,但乡情依旧,报效父老,为穆棱的发展做出赤诚的奉献 。
行政沿革
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辖区 。光绪初年试办屯田,宁古塔至三岔口驿道开通后,垦民渐集,兴建屯落 。1903年1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廷批准,设置穆棱河分防知事,隶属绥芬厅 。1909年 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将穆棱河分防知事所辖地方改设穆棱县,治所驻上城子(今兴源镇) 。1910年1月2日(清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民政司“札开” ,委官试署穆棱县 。同年4月17日(清宣统二年三月初八日),知县王荣昌“到任视事” 。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管辖 。中华民国成立后,穆棱县仍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1914年6月改隶依兰道 。1929年2月,撤销道区后,由吉林省直辖 。1930年4月26日,县址迁至八面通镇 。时为三等县,全县总人口4.4万余人 。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1937 年7月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管辖 。1938年10月,县址迁至穆棱街(今穆棱镇) 。1939年6月1日,将细鳞河、太平岭和黑老婆沟、小穆河、龙山等地划归新设置的绥阳县和林口县 。1943年 10月后,先后隶属东满总省、东满省管辖 。
开拓进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穆棱撤县设市以来,穆棱人民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奋飞”的龙马精神,借天时地利之缘,凭政通人和之势,依团结拼搏之力,领改革开放之先,从而使这块传说中的“骋马兴龙”之地,跨入了全省十强县(市)、九小龙县(市)和十四强县(市)的行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