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有着超过4600平方公里的辽阔水域 。青海湖里到底有多少湟鱼?据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杨建新介绍,其原始资源蕴藏量大约32万吨 。
中科院于1961-1963年间对青海湖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有关报告中记载:“裸鲤个体较大,每尾体重一般在1斤左右,大的有6.5斤 。10斤左右的鱼也比较常见 。”
青海湖的湟鱼多到何种程度?从湟鱼洄游产卵的盛况可见一斑 。有书中记载,洄游季节,鱼群上溯,水声哗哗,如大海起潮,“清水半河,鱼半河,鱼儿呀倒比河水多”,洄游的河道几乎变成了“鱼河” 。曾几何时,“骑马涉水踩死鱼”“石头砸一条,棍子能打俩,下钩钓一串,一网网千斤”即为当时“鱼丁兴旺”之写照 。
濒危
物极必反 。大规模的捕捞导致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破坏了青海湖裸鲤群体的自身平衡能力 。
作为青海省主要的渔业经济来源,早在1958年,青海湖的渔业开始大规模开发,鱼产量长期占全省总产鱼量的一半以上 。据历史资料显示,1960年,青海湖渔业年产量达2.8万吨 。而整个60年代产量约10.8万吨,年均超过1万吨 。
王浩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写的《青海湖游记》中写道,每逢湟鱼旺季,西宁街头,湟源峡谷,日月山间,专门运载鲜湟鱼的银灰色冷藏车往来奔驰 。路上,运鱼车昼夜不停;湖畔,捕鱼船晨出晚归;湖滨,扎满捕鱼者的营帐;沙滩,晾着运不走的干鱼 。当时的“青海干板鱼”很有名气,东运首都,西供西藏,“让全国人民都尝到高原海味”,青海湖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鱼库” 。
据记载,上世纪60年代初,青海湖上有20对机船驰骋,湖东、西草原上均新建了捕鱼基地,修起了可供机船停泊的深水码头,青海湖渔业进入“深水捕鱼”新阶段,名噪一时的“海上霸王”号渔船出海一次就能拖八九万斤鱼 。环湖捕鱼场的面积不断扩展,自浅渐深,由窄到宽 。就连海心山四周也成了“海上霸王”和它的伙伴们纵横驰骋的区域 。
渔船步步进逼,湟鱼步步退缩 。
统计数字显示,20世纪60-90年代,青海湖渔业年均渔获量持续大幅下降,平均体长、体重和年龄也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60年代捕到的都是1斤的大鱼,到了90年代,只有3两的小鱼了 。”
渔获量持续大幅下降的背后,是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的急剧减少,资源严重衰竭,种群濒临灭绝 。
“当时的开发,可以用‘竭泽而渔,一网打尽’来形容 。到2001年,已经捕不到鱼了 。”杨建新说 。
除了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大肆捕捞外,气候变化、拦河筑坝造成“人鱼争水”等因素是造成湟鱼濒危的另一重要推手 。
作为洄游性鱼类,湟鱼每年4-8月,由青海湖溯河产卵,洄游至入湖河流中,进行繁殖活动 。这些入湖河流好比是湟鱼的“大产房” 。
然而,随着气候干旱及人类活动的加剧,青海湖区大部分河流干涸消失,断流频繁,导致湟鱼产卵场干涸,产卵群体数量严重不足 。1995年,青海湖最大的入湖河流布哈河因断流造成300吨亲鱼死亡,2001年青海湖入湖河流沙柳河,因断流造成了135吨亲鱼死亡,其场景惨不忍睹 。
据青海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统计,上世纪50年代湖区共有大小河流128条,到上世纪末,仅剩下布哈河、黑马河、沙柳河和泉吉河等不足10条 。
同时,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从1908年到2000年的92年间,青海湖水位海拔高程由3205米下降至3193.3米,共下降了11.7米 。水体的不断萎缩,造成水体矿化度升高,湟鱼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境恶化 。
- 银杏叶在风水上代表什么 银杏风水寓意
- 助孕风水 利于怀孕的风水
- 房屋缺角风水图解 小女儿风水缺角怎么办
- 主卧和主卫之间的衣帽间怎么设计 主卧穿过衣帽间到主卫风水
- 别轻易对一个人好 风水别轻易调整
- 老祖屋风水 祖房风水的讲究
- 杨公风水罗盘怎样使用 看风水宝地罗盘
- 皇陵风水好为何 秦始皇皇陵风水好不好呀
- 手卫生三前两后是什么
- 七步洗手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