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然繁育面临的危险很多 。有时,受精卵会被一场大水冲走;或者十几天不下雨,河水水位下降,受精卵搁浅被晒干而死 。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周卫国说,湟鱼自然繁育成功率仅1-2‰,全靠庞大的种群数量支撑着这一物种的繁衍生息 。也正因此,多年来,用限捕、禁捕、保护产卵场来增加青海湖鱼类资源效果并不明显,资源增长十分缓慢 。
从2002年开始,在继续封湖育鱼保护种群自然恢复的同时,青海省投资扩建和新建了增殖实验站,运用科学手段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经过长期摸索,提高了工艺水平,加大了规模和力度,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
周卫国所在的实验站始建于1997年,如今已成为湟鱼“人工大产房” 。这里建有工厂化鱼苗孵化车间、蓄水池、亲鱼暂养池和微循环流水鱼苗培育池,以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承担青海湖裸鲤资源的救护和鱼苗孵化任务 。
在实验站车间里,分布着一个个圆形大水缸,密密麻麻的小鱼苗形似小蝌蚪般,随着清澈的水流在水缸内快速地转着圈游动 。
“不能错过季节,跟农民种地一样 。”周卫国介绍说,湟鱼的人工孵化,总体上分采集、孵化、破膜、发育至满月等步骤 。水缸里的水流引自两三公里外的沙柳河水,经过了5次净化、过滤,通过流速控制,定时打氧,模拟自然河水的环境进行孵化培育 。“跟养娃娃一样,比养娃娃还操心 。24小时不停,每两个小时分别投喂蛋黄水和黄豆粉液,还有轮虫、商品粉料等 。”
生机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郊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分布有一大片池塘,是湟鱼宝宝们的“幼儿园” 。
高原之夏,草木葱茏,正是万物恣意生长的季节 。一方方池塘里,隐约可见一尾尾黑色的小鱼苗在欢快游动 。
救护中心推广研究员祁洪芳介绍,在实验站培育的鱼苗满月后,运到这里继续培育,到来年成长为1+龄鱼种再运回去放流 。“那时,小鱼体长达到8-10公分,已经具备了摄食、游动能力和躲避天敌的能力,体格也比自然繁育的鱼要强壮很多,成活率大大提高 。”
据悉,起初放流的是刚满月的鱼苗,但由于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严酷,自然河道里河水忽大忽小,水温忽高忽低,水流时缓时急,不稳定的环境,造成放流的鱼苗成活率特别低 。
“这些生命来之不易 。”正在向池塘中投撒饵料的救护中心原种场负责人田文根说,为迎接湟鱼宝宝们的到来,要提前一周引来河水并经过沉淀过滤,保持水质的清新;培养一些饵料加入池塘,把池塘的水养“肥”,好让长途旅行的湟鱼宝宝们“饱食下塘”,恢复体力,适应新的环境 。待湟鱼宝宝们下塘两天后,还要再撒入黄豆豆浆,保证它们的营养 。
“跟养自己孩子一样,时刻要有责任心,有爱心,一刻也不能马虎 。”这个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已在此工作12年了 。“最开心的是每年放流的时候,看着小鱼苗放流入河,奔向母亲河的怀抱,感觉自己的辛勤付出都是有价值的 。”
祁洪芳说,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日渐衰竭或者明显下降的鱼类资源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多年实践表明,人工增殖放流是快速补充湟鱼群体数量、稳定种群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
从2002年到2021年,已累计向青海湖投放裸鲤鱼苗1.97亿尾 。监测显示,湟鱼资源量从2002年监测以来快速增长,逐年回升 。截至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增长到10.85万吨,比2002年资源量最低时增长了10.59吨,是原始资源蕴藏量的33.9% 。
- 银杏叶在风水上代表什么 银杏风水寓意
- 助孕风水 利于怀孕的风水
- 房屋缺角风水图解 小女儿风水缺角怎么办
- 主卧和主卫之间的衣帽间怎么设计 主卧穿过衣帽间到主卫风水
- 别轻易对一个人好 风水别轻易调整
- 老祖屋风水 祖房风水的讲究
- 杨公风水罗盘怎样使用 看风水宝地罗盘
- 皇陵风水好为何 秦始皇皇陵风水好不好呀
- 手卫生三前两后是什么
- 七步洗手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