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胡同风水讲合适吗( 二 )


配套设施|游客愿方便 居民望扩充“规范里能不能明确一下停车的问题?比如景区怎么给居民配车位 。”上午10点刚过,琉璃厂发生了一场小规模拥堵,不宽的石板路被双向交汇的车流堵死,连自行车都无法通过 。热心的居民只好主动当上交通疏导员,指挥着车辆擦身而过 。
“路不宽还双车道,乱停车,不堵可能么 。”虽然琉璃厂大多是文玩商户,周边胡同亦有不少居民 。商户、居民的车辆无处停放,只能在胡同中“见缝插针”,久而久之,交通拥堵无法避免 。
国子监街同样面临着停车难的问题,景点门外,禁停标志格外显眼,却挡不住车辆违规停靠 。街道上行走的游客,时不时就得避让往来的车辆 。
“本来胡同就不好停车,成了景区就更难了 。”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主要出入口附近宜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而在国子监居民王先生看来,仅规定有停车场还不够:“(标准)越细致越好,否则什么也改不了 。最好说明白,多少停车位能满足需求 。这其中临时停车位多少,居民的停车位多少 。”
实际上,胡同景区需要扩充的不仅仅是停车位,随着游客的增多,游客挤占居民公共设施的情况屡见不鲜--公共卫生间、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的扩充与分配,能直接影响胡同景区的服务质量——公共设施的布局与设置,也被写入规范中 。

堵胡同风水讲合适吗

文章插图

门口的石台阶,是胡同景区商铺的“标配”,也挡住了腿脚不便的游客 。缺乏盲道、斜坡等无障碍设施的现象,在目前胡同景区普遍存在 。摄:吴楠
业态规划|游客找特色 居民忆往昔“怎么那么多卖银饰的,古时候这里是银匠待的地方?”从南锣鼓巷走出,杨女士还没从疑惑中找到答案 。全长不足800米的胡同里,主营银饰的商家便有七八家之多,也难怪她会有所疑问 。
“感觉是有些雷同,卖的东西也还是这些 。”头一天去了前门,第二天又来南锣,杨女士的京城游行程排得颇为紧凑 。只不过一趟遛下来,她发现对于胡同,自己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就像开在胡同里的步行街,有特色的东西不多 。”
在国子监街、五道营胡同地区,迷惑游客的,则是星罗棋布的风水、起名店 。某种意义上,这些店面的聚集,与国子监本应承载的内涵格格不入 。
而在琉璃厂,游客能一眼看懂这里的过去——胡同中文玩店一家挨着一家,却难以找到一处歇脚喝水的地方 。
不同的胡同景区,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让景区内的商家、业态规划,符合胡同游的特色 。在“规范”中,这一问题被表述为胡同景区“应具备游览、购物、餐饮、文化展示等功能中一个或多个组合,并至少在文化、文物、历史和风俗人情等某一方面具有知名度 。”同时,“商品应符合属地胡同游定位,购物环境整洁、便利” 。
“大碗茶,酸梅汤,我们小时候的东西,放在胡同卖不是挺好么 。想喝芒果汁你跑这儿来干嘛?”在五道营附近住了大半辈子,李先生却没能在胡同景区中,找到多少往昔的影子,他觉得,“胡同景区”应有所规划,至少“老北京的特色”都应成为重点 。不过,特色未必真能赚钱 。一名经营者表示,北京特色小吃、饮品往往价格便宜,支撑不起商圈的租金等成本:“鲜榨果汁我卖30元合适,酸梅汤就差点意思 。”
【堵胡同风水讲合适吗】编辑:TF00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