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水格局 洛阳的风水格局


【北京风水格局 洛阳的风水格局】

北京风水格局 洛阳的风水格局

文章插图

洛阳位于河南省的西部 , 古称豫州 , 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 。“洛阳”之称 , 始见于战国文献 , 《战国策》中有“苏秦过洛阳”的记载 。洛阳另有“天中”“京洛”等别称 。
洛阳地处黄河中游 , 北依邙山、黄河 , 南临洛河、伊河 , 西据秦岭 , 潼关 , 东握虎牢、黑石 , 气候温和 , 土地肥沃 , 物产丰富 , 为黄河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
古人称洛阳“河山共载 , 形胜甲天下” 。正是洛阳的“河山共载”引来无数皇帝的青睐 。事实上 , 洛阳也的确具备建都的条件 。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所在 , 它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派生出了“天人感应”和“地人感应”的思想 , 也派生出了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风水术 , 风水术就是这些思想最为直接的体现 。在古代 , “风水”的幽灵游荡在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 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莫不趋之若鹜 。古代风水学认为作为帝都必须有天然屏障可以依靠 , 既能控扼天下 , 又不局促偏安于一隅 , 在地理上要“控制六合 , 宰割山河 。”因此一个政权的建立 , 选择什么地方作为都城往往是决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关键 。如果把中国看作一个巨大的实体 , 那么洛阳无疑就是它的正中心腹 , 不但便于它展 , 而且也是四方朝宗之地 。
北京风水格局 洛阳的风水格局

文章插图

如此得天独厚的洛阳城 , 它的建城史竟然令人哑然失笑 , 它的出现竟然是西周初年一次大规模占卜和风水测试的结果 。
周成王五年 , 年轻的周天子姬诵镇压了两个叔父管叔、蔡叔发动的叛乱 , 这件事促使他决定在中原地区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中心 , 以便于加强对东方众多诸侯国的管辖 。
大臣召公受命于这项重要任务 , 建都是大事 , 丝毫不敢怠慢 , 他经过一系列严密的占卜和风水测试之后 , 向天子禀报说:“占卜显示 , 在涧水以东渡水以西、洛水之滨营建新的城市是大吉大利的 。”天子听了大喜 , 下令动工兴建成周(即洛阳) 。
经过几年的修建 , 一座宏丽庞大的都城矗立在了洛水北岸 。为了表示对成周的重视程度 , 象征国家权威的九鼎重器也被搬到了这里 。到周平王时 , 正式将都城迁到此地 。
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 洛阳带着风水的诡秘 , 一开始就以帝王之都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
而洛阳历史上又一繁华时期 , 要算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正式定都之后 。
东汉时期 , 洛阳作为都城 , 其规模极其宏大 , 南起大郊村 , 北接邙山 , 东起寺里碑 , 西至白马寺 , 城墙逶迤相连 , 洛河穿城而过 。据载当年城内有主干街道8条 , 宽达40余米 。仅以宫城论 , “南宫太极殿 , 高十余丈 , 建翔凤于其上” , “北宫德阳殿 , 可容万人……有珠帘玉户如桂宫之称” 。由此可以想象当年都城的宏丽 ,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之后 , 现在城墙还保存有东西北三面 。其上有缺口14个 , 是当年城门所在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